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取临床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浆游离DNA检测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价的意义。方法1.分别提取20例初治及复发DLBCL、10例T-NHL患者、20名健康人及10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血浆游离DNA,通过PCR的方法检测IgH、bcl-2/IgH基因克隆性重排,并分别与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DNA进行比较观察。2.分别提取22例初治及复发DLBCL患者、10名健康人及10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血浆游离DNA及单个核细胞DNA,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和非甲基化特异性PCR (unmethylation-specific PCR, unMSP)分别检测血浆游离SHP-1、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RT-PCR方法分别检测单个核细胞SHP-1及P16基因甲基化后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20例初治与复发DLBCL、10例T-NHL病例全部成功提取出血浆游离DNA,20名正常人及10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均未提取出血浆游离DNA;20例初治与复发DLBCL病例中12例IgH基因重排阳性(60%),10例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50%);5例临床缓解的DLBCL病例未检出IgH基因重排,4例临床缓解的DLBCL病例未检出Bc1-2/IgH基因重排,10例T-NHL病例末检出IgH及Bc1-2/IgH基因重排;患者血浆游离IgH、Bcl-2/IgH基因克隆性重排分别与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IgH、Bcl-2/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结果对比显示,血浆游离DNA的阳性率高于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DNA,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2.22例DLBCL中21例存在血浆游离SHP-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16例存在血浆游离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甲基化频率分别为91.0%及71.0%;SHP-1、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后该基因处于沉默状态故而相应mRNA表达减少或完全消失,而10名健康人及10例淋巴结炎性肿大患者SHP-1、P16基因mRNA的表达均为阳性;动态观察显示缓解期患者血浆游离SHP-1、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均呈持续甲基化状态。结论1.采用血浆游离DNA检测DLBCL患者IgH及Bc1-2/IgH克隆性重排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淋巴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且敏感性大于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DNA,标本取材简单方便,对患者的治疗反应监测也有重要参考价值。2.血浆游离SHP-1、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在DLBCL中存在高度甲基化,由其所致的SHP-1、P16基因沉默可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浆游离SHP-1、P16基因甲基化可作为NHL一个良好的分子诊断标记及可能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