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MeToo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为例,立足于中国本土女性主义的历史和逻辑,探讨在中国的场景之中,女性文化观念的媒介生成与社交媒介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与女性相关的文化观念进行了梳理。从历史的、知识的视角梳理国内外女性主义、性别观念的发展脉络。随后,对国内女性主义的媒介呈现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归纳与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对女性主义与传统媒介呈现上的分析会落脚到展现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对父权制的反映等方面。强调女性的温润气质与对家庭、社会的付出。而这些研究存在忽视女性主体性的问题。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女性主义在数字媒介上呈现出多元化、个人化的倾向。这种呈现,根本上说,是未经职业媒体人选择的,独立个体对性别关系的意见聚集。本文通过梳理MeToo运动中相关的言论与观点,总结出通过MeToo运动而展现出的女性意识、性别观念,及其在社交媒介上的特点。笔者通过大量搜集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关于MeToo运动的争论与评价,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发现争论的交集与分歧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这场在中国少见的女性反对性侵事件是否是一种失去理性与法律意识的事件?二是被性侵的女性是通过何种机制与心理参与进MeToo运动之中的?MeToo在中国的作用是怎样的?三是关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性个人权利的探讨。这些观点的聚集与讨论展现出中国女性主义在社交媒介上的呈现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关注自身主体性,二是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多元观点的交汇与融合。本文认为,女性主义在社交媒体上的呈现特点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转变,在教育、职业、家庭等方面有了提升。另一方面,社交媒介的特性也在影响着女性个体的自我表达与女性群体之间的连结,从而影响着新的女性意识的媒介生成与传播。与此同时,人们对MeToo运动议题的讨论也丰富了社交媒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