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一带一路”的中国高校外语人才地图建设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语种结构失衡和单一重复建设导致的外语人才储备不足的压力问题逐渐凸显。要想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外语人才质和量两方面的需求,先应实际调查和研究我国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现状。本文以外语人才地图为根本点,以语言资源观为指导,通过对高校外语人才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提出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中国高校外语人才地图的构想。本文首先从完善外语规划机制和培养外语人才的双重需要,论证了建设中国高校外语人才地图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建设人才地图具备调查对象相对稳定、调查方法可行、国家大力支持等有利条件,以及地图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明确了以外语人才数据库建设和交互式地图绘制作为创建人才地图的主要内容的思路,构建了包括系统层次、开发环境和功能设计在内的系统框架,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案。其次,后台建设。文中按照“以人才为本、向外辐射”的思路搭建数据库结构,设计了由外语人才信息库、语言信息库和高校信息库组成的立体化中国高校外语人才数据库,其中外语人才信息库按照语言习得方式、人才层次和专业类型再逐级下设子库。然后按照各数据库的主体明确数据调查内容、数据采集方式和数据整理方式。再次,前端设计。根据地图整体的设计,评介了三种适用的制图工具:地理信息系统、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地图可视化工具。最终选取效率高、成本低、功能强大的百度地图作为中国高校外语人才地图的开发工具。因个人获取的数据有限,本文选定武汉大学文学院外语人才资源,进行定点的外语人才地图建设。最后,总结了地图设计和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建立统筹机制、组建人才队伍和多样化数据采集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申奥成功的背景下,冰雪项目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而张家口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冰雪资源也备受关注。随着习近平提出的“3亿人口上冰雪”的号召,我国从事冰雪体育运动的人数上升,张家口滑雪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随着冰雪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张家口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专业人才缺乏,环境压力和市场不规范等问题。本文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张家口冰雪旅游业现存的优势与机会、挑战与威胁,并提出合理化
利用呼伦贝尔市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总结呼伦贝尔市雷暴的一般天气类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市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呈
2006年3月20日玉环县疾控中心接到某医院报告,某中学有多名学生出现发热。
结合青藏铁路供用电设备受高海拔影响的情况,分析70年代以采高原电气设备研制、测试和运行的状况;展望21世纪高原电气设备的前景和选用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