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生产力迅速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迅速提高、村庄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由于社会矛盾、群众诉求的激增,对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农村社区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对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无法作出快速、精准的反应,因此需要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社区发展的现代化的社会管理体制。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旨在以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有效的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社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型社区政府。本文根据概念及理论介绍——F社区网格化实例分析——F社区网格化存在的问题——F社区网格化的完善途径的思路开展研究,以参与式治理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深入探查即墨市F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分析网格化管理的得失利弊,探查其不足之处和深层次原因,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完善路径。本文以参与式治理中的“赋权”、“参与”、“协作”和“网络”四大特征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即墨市F社区建立四级网格体系、设立四个中心、健全五项机制等具体做法,基本实现了工作决策科学化、联系群众常态化、公共服务精准化、社会服务精细化。深入分析了其四点问题,一是服务型政府转型不足、政府“赋权”滞后、二是行政色彩浓厚,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参与”不足、三是长效机制缺失,各方“协作”不利、网格化管理后继乏力,四是“网络”体系不健全,运行不畅。通过分析浙江省舟山市、湖北省宜昌市的先进做法及参考参与式治理理论,阐述其完善路径:改进网格化管理平台,健全网格体系,构建“网络”式管理模式;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赋权”,为网格化管理搭建平台;增强社会组织力量,提高“参与”度,为网格化管理添力;建立长效机制,各方“协作”,为网格化管理蓄力。从参与式治理的角度,通过完善网格化管理体制,构建和打造基层服务型政府,推动农村社区科学发展与社会稳定,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