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理论和流行病学研究两方面,深入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证素特点和证素存在的病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医围绝经期病理理论,弥补围绝经期前证的辨证诊断和治疗缺乏客观化和规范化的不足,为临床围绝经期妇女预防保健治疗提供基础研究和新思路。 理论研究部分对女性中医生理病理理论进行了疏理,对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从理论上进行了发掘和整理。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是气血调节之枢,女子生理以肝为主导,亦与肾有密切关系。肾藏元阴元阳,调节全身阴阳。病理上,肝肾虚损为围绝经期发病的根本原因,肝郁为本期病理的基本环节,是本期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 临床研究部分选择300例非显病体检妇女,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流行病学的临床研究及各项指标的观测,得出以下结论: (1) 围绝经期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肝肾为围绝经期妇女的主要病位,阴虚是围绝经期妇女的主要病性证素。 (2) 证素积分可以为潜证的诊断提供基础。 (3) 围绝经期妇女中医证素和西医客观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甘油三脂(TG)与痰湿、气滞相关;BUN/CREA与阴虚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气滞相关。血液生化可能是证素存在的生化基础;血液生化水平与相关证素的病理变化不呈对应关系。 通过研究,从流行病学角度初步探讨了围绝经期妇女证素分布的特点,从现代医学血液生化角度初步探讨了围绝经期证素存在的病理基础,应用辩证积分方法进行辨证,为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对围绝经期妇女预防保健提供基础研究。同时对本课题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