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本植物的离体快速繁殖是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栀子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进行研究可以为木本植物的快速繁殖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同时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筛选,在保证快繁苗移栽成活率的基础上,选取一套成本较低的培养方案,可以降低培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栀子的工厂化育苗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对于栀子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变化方面还没有相关的研究。通过利用AFLP,MSAP等方法对栀子快繁苗的DNA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栀子基因组的DNA甲基化信息,对栀子在快速繁殖过程中发生的DNA甲基化变异进行研究。
本文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对栀子进行快速繁殖。通过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一套适合栀子快繁的培养体系,获得的快繁再生苗具有较高的移栽成活率。本实验还对23个栀子快繁幼苗和一个对照样本进行了DNA甲基化分析,利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分子标记(MSAP)方法共获得750余条带,其中平均有221条带存在DNA甲基化,占CCGG位点总数的29.4796。23个单株中共有多态性带共有305条,变异频率约为1.81%。说明栀子在快繁过程中,基因组大部分CCGG位点的甲基化情况保持稳定,仅存在少量变异,可能因为特异位点的DNA甲基化对于整个基因组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利用AFLP方法共获得约300条带,未见变异带。说明栀子快繁后代与母株之间,后代与后代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