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结构竖向不规则刚度控制方案的对比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建筑结构发展的日趋快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山地城市,其中掉层结构形式应用最为普遍。掉层结构由于其竖向不规则性导致结构刚度突变,使得整个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较普通建筑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而目前针对掉层结构如何控制竖向刚度不均匀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为此,本文从刚度控制这一方向出发,寻求使这种特殊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控制其受力变形性能处于一较好状态的方案,主要通过两种刚度控制方案对掉层框架结构进行弹性、弹塑性分析研究并做对比来展开。本文主要以掉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掉层结构不同刚度分布的控制方案、等效刚度比的控制方案以及控制掉层结构对应部分刚度比值为固定值1时的弹性阶段分析;运用软件PERFORM-3D软件对掉层结构在三种刚度控制方案下罕遇地震作用时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及探讨刚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以层刚度比、左右刚度比即结构不同刚度分布控制掉层结构时,掉层底部的刚度不能简单地套用D值法,利用串并联柱对D值法修正后再对其单跨底层不等高框架柱抗侧刚度的修正得到。②利用高规中“等效刚度比”对掉层框架结构进行刚度控制,由于掉层结构底部存在两个不同的嵌固端,通过定义上接地层及所掉部分掉层结构的起算高度以上接地层接地柱与非接地柱的受力情况而定,最终本文所涉及的模型掉层底部的起算高度从上接地层起算。③掉层结构不同刚度分布与等效刚度比分别控制掉层结构时,弹性阶段等效刚度比在控制层间位移角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以这两种刚度控制方案分别对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分析,从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分布、上接地柱滞回曲线等进行了罕遇地震、超强地震作用下的结果对比,发现掉层结构在弹塑性分析后所表现的多个方面,控制层刚度比、左右刚度比能够更好的表现出结构的控制效果。④通过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结果对比,建议以层刚度比、左右刚度比控制掉层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其次等效刚度比对掉层框架结构的刚度控制可能存在一定的欠缺,有待研究。⑤初次提出对应部分刚度比,在控制掉层结构的抗震性能方面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地震是地球上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人们带来难以平复的灾难和伤痛,震后结构的可修复性就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而残余变形的大小又是工程结构可修复性的关键,也
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工程、港口与水利工程等各种工程结构中。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而事实上,混凝土结构在长期自
连梁是高层联肢剪力墙结构中的重要抗震耗能构件,剪力墙墙肢与连梁的相互作用致使连梁处于弯矩、剪力和轴力复合受力状态,目前研究者将连梁简化为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双向反对
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受火灾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对整体结构影响很大。而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一种掺合料,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钢筋与粉煤灰混凝土粘结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需求日益迫切。各种储油方式中,地下水封储油库是一种较好的储油形式。但如何对此类大规模的洞室群进行设计、优化,保证其开挖
网壳结构因其造型优美,受力合理,结构灵活多样,施工方便,机械化、工厂化程度高等特点,已经成为近来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空间结构。网壳结构计算研究中,大多忽略下部结构
开合屋盖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型式,它是一种在很短时间内部分或全部屋盖结构可以移动或开合的结构,使建筑物在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下都可以使用。与传统的结构形式相比,
在我国,破坏性地震时有发生,导致大量房屋建筑结构的损伤破坏,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建筑结构都严重破坏或倒塌,仍有大批震损结构存在一定的残余承载力,尚具备适修性,因此对震损
自复位结构具有能够减小震后残余变形,减小结构损伤等优点,并且自复位结构往往通过预制装配式实现,有助于实现建筑工业化。因此,自复位结构的研究价值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而
大底盘双塔结构是将底部设置为大底盘,上部采用两个塔楼作为主体的结构。由于大底盘的存在,使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单个塔楼有所不同。目前对大底盘双塔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