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和金融产业的发展,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现象日渐普及。我国政府也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逐渐上升到战略层面。尤其是我国制造业企业面对经济新常态,发展甚为缓慢,为了破解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瓶颈,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走上了产融结合的道路。本文以2013—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同时深入研究产融结合深度和产融结合广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将样本公司分为国有制造业企业和非国有制造业企业,对比分析不同产权性质下,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以及产融结合深度和广度对融资约束影响的差异。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回归分析法以及对比分析法,采用KZ指数对融资约束进行度量,并以融资约束为因变量,产融结合、产融结合深度和产融结合广度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Stata 14.0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进行产融结合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并且持股金融机构比例越高、持股金融机构类型数量越多,其缓解作用越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国有制造业企业,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产融结合深度和产融结合广度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更好地利用产融结合模式化解企业在创新升级中遇到的资金难题。同时有利于相关监管部门完善金融政策、强化和指导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