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球化学景观区硒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sss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当人和动物硒摄入量不足或过低时,会引发缺硒病症并降低免疫力。我国是一个贫硒国家,72%地区缺硒或低硒,2/3的人口硒摄入不足。近十几年来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应用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已经圈出不少土壤硒富集区,虽然一些地区的土壤硒总量虽然较高,但真正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硒却占土壤总硒比例一般不到5%。大量研究表明,植物中硒主要来源于土壤,硒元素以土壤-农作物-农畜产品的迁移途径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研究土壤硒来源、活化迁移及其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吸收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富硒景观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开展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焦作博爱县研究区土壤中CaO、MgO等主要受北部岩石风化影响,SiO2等主要受南部黄河冲洪积物控制,Se元素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主要受到北部基岩风化、成土次生富集和人类活动污染影响;(2)仙桃张沟镇研究区土壤元素主要受东荆河控制,SiO2、Na2O在离河近的区域含量高,Al2O3、TFe2O3等在远离河道的区域含量较高,Se元素高背景区位于研究区中部及东南角,源自于上游恩施紫阳等地经由长江、汉水搬运沉积;(3)绵竹齐天镇研究区元素分布主要受西北部高背景以及秀水河、绵远河、石亭江及其支流冲洪积物的影响,Se元素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态势。研究区小麦及水稻富硒率高,Se含量高于0.04mg/kg的样品占99.4%;土壤理化条件对作物Se的富集系数有显著影响,小麦和水稻中Se含量与根系土Se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三个研究区作物富集系数与根系土Na2O、SiO2、pH呈正相关性,而与根系土S、P、有机碳呈负相关性。说明偏碱性、砂质含量高的土壤有利于水稻对硒的吸收累积。
其他文献
中国是最早使用天然生漆的国家,“漆”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精神符号的象征,它是承载着先人丰富的创造智慧与人文修养的历史文化宝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理想精神生活的
本文论述阴道干涩症的生理病理及临床表现,辨证分为肾阴亏损、阴道失滋,肝郁脾虚血亏、冲任空虚、阴道失滋,肺燥津伤、金水互亏三型论治。
野马铜多金属矿位于中祁连加里东铁铜、钨、钼、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内地层出露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有利。文章对该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为何我国行政部门一再发文治理学术不端,却始终不见成效,因为没有把学术治理纳入学术轨道。治理学术不端,关键在于行政放权。政府部门要把学术资源配置权交给独立的学术机构;
介绍了目前手糊玻璃钢常用的2种涂装工艺,从漆前处理、底漆喷涂、腻子修补、缺陷检查、面漆喷涂、面漆烘烤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寒山金矿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与阿尔金断裂的交汇部位,是北祁连山西段典型的金矿床。本文根据历年地质勘查资料,综合利用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尝试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成矿作
小河—乐马厂区域内铅锌银矿床赋矿层位岩性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以白云岩为主岩的海相镁质碳酸盐岩。矿床成因属受构造、地层、岩相、岩性“四位一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