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1,2,3-三氮唑功能分子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2年Sharpless和Medal小组分别报道了铜催的叠氮和末端炔生成1,2,3-三氮唑(CuAAC反应)以来,CuAAC反应在新药物研究发现、新型材料合成、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与应用。随着CuAAC反应的应用和发展,人们也发现了该反应的不足:1、铜盐在CuAAC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生物偶联反应,铜盐的存在会使蛋白变性或细胞死亡。铜盐的毒副作用严重阻碍了CuAAC反应在生物偶联的应用。2、CuAAC反应在生物偶联应用中普遍反应速率缓慢,不利于偶联产物的快速合成。为了
其他文献
核酸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它包含遗传信息,并参与这些信息在细胞内的表达,从而促成代谢过程并控制这一过程。细胞遗传物质DNA的正常代谢对整个生命过程意义重大,此外,致癌
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经过交联以后,得到的乳胶膜致密性大大提高,性能有很大改善。本文选用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A172)、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γ—甲基丙烯酰氧
两亲性杯芳烃已用于药物等重要化合物的增溶、输送和缓解,近年来得到了重视。在杯芳烃上端连接聚乙二醇取代基制备非离子型的两亲性杯芳烃还未见报道。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上缘含三聚乙二醇链基团、下缘连有一长链烷基的杯[4]芳烃衍生物,研究了它们在水中自组装形成胶束以及对药物等重要化合物的包合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设计并合成了三种上缘含三聚乙二醇链的基团、下缘连有正癸基的杯[4]芳烃衍生物(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