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低收入者保障房支付能力研究——基于住房公积金的视角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ms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权是公民权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的特殊背景下,相当部分居民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住房问题,加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未来住房保障任务更显艰巨。在此关键时期,努力构建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对于满足公民住房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助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和保障房建设的成效与问题并显,距离理想的保障水平仍有差距,然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了大量保障房“空置”的怪象。关注保障对象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既是分析该现象的要点,事实上也是住房保障的整体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同时,作为住房保障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与支付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和内在的契合性,结合现存问题、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其保障功能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最重要的是两部分:一是证明保障房支付能力不足问题的存在;二是论证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能否提升以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升支付能力。理论上而言,住房需要的内涵与住房产品的特殊性、保障房空置的原因、保障房消费环节金融政策的缺位以及国内外公共住房租金水平的横向比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保障房支付能力问题存在的可能性;住房公积金制度与其它提升保障房支付能力的方法相比,如租金控制、房租补贴等,则具有独特的理论功能优势。实证研究中对案例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水平衡量以及租金收入比、收入余额指标的测算也直接反映了低收入群体对公租房租金的负担程度,说明存在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低收入群体通过缴纳住房公积金获得一定账户积累的研究假设情况下,以提取公积金的方式支付公租房租金被证明可以满足一些情况下的支付能力要求,对于仍存在支付能力不足的,则通过调整公积金缴存比例和提供贷款支持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保障对象的支付能力。将住房公积金制度置于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多方面的完善,促进保障房支付能力的提升,将既能在微观个体层面上推动住房需求满足、提升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目标的实现,又能在宏观政策层面上为住房保障问题的解决注入新的视角,为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和更好发挥政策合力带来有益探索。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正处于新媒体时期,其特点就是有一个比较快的信息传播速度,有一个比较深远的传播力度,这些优势都是传统媒体时期所不能到达的高度。各种各样的事件经过计算机互联网的宣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加大,而土地资源作为城市中其他资源的基础,承载着城市发展所必备的一切。城市土地供应有行政划拨、协议出让、招标、拍
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矿山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近些年来,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将其科学地应用于矿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实践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要通过实践来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方法,以期达到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受客观原因所限,研究性学习开展得并不理想。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提升自身的能力,也要让学生转变观念,搞好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本文在简要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的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基础上,重点围绕信息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初中和高中虽然都是中学阶段,但特点却不相同。我的一个学生已上高中,学习成绩很不错,她说:“高中和初中是两码事。在初中时,我感到学习很被动,做作业有时是为了交作业才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