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城市景观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公园到住区,从街区到城市,中国当代城市景观主要反映的是经济、社会、文化转型的结果。由于消费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不一致性,中国当代城市景观呈现出混杂、片断的图景。   本文将全球性的消费文化视作当代城市景观的发展背景,通过梳理“消费社会”、“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等基本概念,分析和归纳消费文化语境中纷繁复杂的城市景观现象,全面剖析消费文化对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的影响与作用。   消费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分别影响着城市景观的材料与技术、形式与结构、价值与意义。大众、媒介、视觉的三者合流,刺激着消费文化的扩张和繁荣。城市景观表现出活力与短暂、开放与多元的特征。   消费文化具有两面性与局限性。伴随文化模式的转变,城市景观的发展由深度转向平面、时间转向空间、整体转向碎片,呈现出平面化、全球同质化和局部破碎化的趋势,不利于全球人文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这些影响虽然潜隐与间接,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与约束,则会在意义、认同、审美方面掩盖并加剧人们的精神危机。   在对现有城市景观发展趋势进行反思后,本论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价值认知、异质性、连续性三条设计原则,对消费文化下的城市景观进行再构建。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城市规划的视角,以磴口为例,研究河套灌区城市人地关系。 文章首先对人地关系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结合城市特点,提出城市人地关系结构、特点和动力机制,再从城市规划学科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犯罪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突出的社会问题。1998年10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人居日,当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为“更安全的城市”,这些都表明了国际社会对城
随着世界整体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行,我国城市建设也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建设沿着一条扭曲的道路发展。在中国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即将来临
学位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在了解相关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在研习了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美学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目标
20世纪以来,高技术建筑一直在不断地改变,最早受现代主义和机械美学的影响,高技术建筑始终表现出对“理”的执着和对形式的追求;然而,能源危机的出现,引发一连串对生态的反思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邻水而居、近水而种的传统,河流对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近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中,水
农村的良性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
作为一种仅有80年历史却对二十世纪世界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交通建筑类型,航站楼建筑在其各个历史阶段,受到当时的社会、技术、经济、文化的影响,展现出了建筑造型的多样性。
论文的研究是以当前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基于自然资源节约的理念,以城市空间结构为主线,围绕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空间结构展
本文首先以历史为轴,从现代知识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朝代的大量代表画作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山水画景观构成模式——神仙境界模式、早期风水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