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力下降、妊娠合并症高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出生人口数量和质量的重大医学问题。孕前保健是对不孕不育、不良妊娠结局等进行一级预防和干预的关键屏障,其主要目标是为育龄妇女提供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服务,在育龄妇女怀孕前期主动避免和消除危险因素的接触,让每对夫妇均在良好的状态下孕育胎儿,提高受孕率、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和防范出生缺陷风险。我国目前现有的孕前保健服务模式侧重于医学检查,对育龄妇女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调理尚未纳入和开展。本研究将在河南焦作和新乡等地区开展育龄人群孕前优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包的应用示范,评估孕前优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包改善女性生育能力的成本和效果,为进一步推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在育龄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政策意见和建议,探索孕前保健服务新模式。对象和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焦作市和新乡市7个区县,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月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妇女(806人)纳入本研究。干预组在优生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应用项目专家组编制的孕前优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包对不同体质的育龄妇女进行干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优生健康指导,不辅以中医体质干预措施。在干预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评价育龄女性的受孕情况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利用成本测算法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成本进行核算,来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对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的稳定性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第3个月和第6个月成功受孕率分别为23.1%和35.8%,对照组为14.2%和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9和0.0014)。同时在高龄妊娠妇女(年龄>35岁)中,干预组第3个月和第6个月成功受孕率分别为19.9%和32.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受孕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未怀孕的育龄妇女进行生命质量评分发现,实施干预后干预组育龄妇女生命质量各维度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成本-效果分析后发现,干预组例均成本为138.04元,对照组例均成本为127.48元;干预组每成功受孕1例的成本为385.46元,对照组为534.90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包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敏感性分析发现,在人员工资水平正常波动范围内,本研究结果趋于稳定;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受教育水平的育龄妇女中,干预组相比对照组均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比;同时,孕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包使用频率越高,6个月受孕率越高,成本-效果比越低,也越具经济学效益;概率敏感性分析发现,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中的成本效果阈值均显著小于1倍GDP,表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包干预是一项高成本效果的策略。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孕前优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包在改善育龄女性生育力方面优于传统的优生健康指导,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比,适宜在育龄人群中推广和应用,为完善我国孕前保健服务内容和模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