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溴代正烷烃(CnH2n+1-Br)(n=14、18、22、26)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了四种新型含长烷基支链的二元醇(N-正十四烷基二乙醇胺、N-正十八烷基二乙醇胺、N-正二十二烷基二乙醇胺、N-正二十六烷基二乙醇胺),并以此新型二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以3,3’-二氯-4,4’-二胺二苯基甲烷(MOCA)为固化剂,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烷基支链长度的聚氨酯(PU)弹性体。系统考察了烷基支链长度和含量对PU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U弹性体中引入短烷基支链将严重损害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但是随着烷基支链长度的增加,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会逐渐增大,当烷基支链长度在正十四烷基到正十八烷基之间,所得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优于不含烷基支链的PU弹性体,但进一步增加烷基支链长度,所得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又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长烷基支链与PU主链产生相分离,形成独立微区,增加了PU弹性体的交联密度的结果。系统考察了烷基支链长度和含量对PU弹性体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U弹性体中引入短烷基支链,PU弹性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微相分离程度将严重下降,但是随着烷基支链长度的增加,长烷基支链与PU主链产生相分离,形成独立的微区,均匀地分布于PU连续相中,在PU软硬段间起到隔离作用,促进了PU弹性体软硬段的微相分离,使PU弹性体在Tg时的Tan值明显降低,随着温度增加至60℃,烷基支链微区会逐渐熔解,熔解后的烷基支链在PU软硬段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减少了PU链段在交变应力下的内摩擦,进而使PU弹性体在60℃时的Tan值明显降低。当烷基支链长度在正十四烷基到正十八烷基之间,所得PU弹性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微相分离程度达到最佳,明显优于不含烷基支链的PU弹性体,但进一步增加烷基支链长度,所得PU弹性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微相分离程度又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