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建国初期的煤矿兴起扩展阶段,目前,我国处于大量矿井废弃时期。而矿井一旦废弃,排水活动停止,地下水将回灌至生产时期疏水降压的含水层中,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如果不能及时科学的规划管理,会引发一系列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因此进行废弃矿井水位回升过程机理研究,对于防治和研究地下水导致的矿井水害、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前人对废弃矿井水位回升机理研究为基础,进行峰峰矿区泉头矿废弃后的水位回升过程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概化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建立泉头矿关井淹没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再现泉头矿废弃后水位回灌过程,同时建立区域地下水流模型,分析泉头矿废弃后水位上升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泉头矿整体回灌完成时间为265天,矿井水位达到补给源的区域水位,且趋于稳定,补给水量变为零。其中,采空区在第160天时回灌已基本完成,总充水量为241万方。影响泉头矿充水速度及充水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各含水介质的储水率、渗透系数、初始涌水量等。各含水介质的储水率主要影响矿井充水量,各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以及初始涌水量大小主要影响矿井水位回升时间。(2)区域地下水流场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泉头矿废弃后,停止排水,矿井奥灰水水位上升,但区域地下水流场整体变化不断。泉头矿储量少,且位于区域排泄区,泉头矿闭矿后对区域地下水流场的影响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