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汉语学生在汉英同传中的负迁移现象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研究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汉英同传中的负迁移现象,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并浅析产生的原因。语言迁移理论认为,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共性会促进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二者间的差异会阻碍或干扰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同传实验分为两组,E组为母语英语学生,C组为母语汉语学生。笔者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汉英同传实验,从译出率、形态、词汇和句法四个角度研究母语汉语学生译文中的负迁移现象。在分析母语汉语学生的负迁移现象时,本文也根据具体情况以母语英语学生的译文作进行对照,凸显母语汉语学生在汉英同传中的负迁移现象。此外,本文还以打分的形式,横向对比两组学生译文的得分情况。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受汉语的影响,母语汉语学生在同传中会将汉语思维迁移到英文里,在形态、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都存在负迁移现象,译文质量在这三个层面也略逊色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这启示口译学习者需要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点和差异的理解,在口译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英语思维,克服汉语思维,从而减少译文中的负迁移现象,不断提高译文的质量。此外,本文也对母语英语的学生在同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母语负迁移并非造成C组汉英同传中所有错误的唯一原因。目前国内文献基于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英语写作和笔译领域,研究的目标群体也以大学生居多,笔者试图结合专业优势,运用语言迁移理论对口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汉英同传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探究。
其他文献
本报告基于报告人对2017年12月《百家讲坛》“中国故事·富强篇”的两期节目进行的模拟汉英同传。《百家讲坛》系列栏目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其内容涵盖大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摘要:目前移动数据业务成为运营商利润的增长点,而发展数据业务关键在于处理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关系,在这方面日韩两个国家发展比较成熟。分析日韩电信产业价值链模式的特点,并与国内的几种价值链模式进行对比,从客户目标、SP/CP管理、与终端关系、利益分成与环境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总结出我国电信产业价值链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价值链模式;电信运营商;SP/CP  中图分类号:F416.63 文献标
进入明治时期以来,近代工业文明给日本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贫困与疾病的恶性循环。明治维新与霍乱病的流行密切相关,"殖产兴业"的近代化目标直接导致了肺结核的大范围蔓延,
以超市为销售商构建优质猪肉供应链是解决目前我国猪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简述超市对农产品质量保障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对生猪屠宰加工
据说,稻子原是印度高原地带的野生植物,经人类栽培并不断改良它的品种,始有今天的稻子。中国早在5000年前,发明了造水田种稻的方法。东南亚以及日本也自古种稻,以稻米为主食
期刊
本文从认知负荷模式和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观察四位职业译员的口译产品,分析汉英同声传译(以下简称“同传”)中的省略现象。作者以2016年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