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微循环变化及应用价值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评价肝硬化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阻断前及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肝微循环灌注变化,探讨超声造影技术评估HIRI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45只肝硬化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和C组),每组15只。分别于阻断前、再灌注0h、1h、6h、24h、48h时间点行CEUS、天冬酸氨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组织学病理检查。采用SonoLiver软件行超声造影脱机定量分析,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分别测算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A组TIC参数IMAX、RT、TTP、mTT在各个时间点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IMAX在再灌注0h、1h、6h、24h、48h较阻断前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B组和C组中,RT、TTP在再灌注0h,1h,6h与再灌注前比较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于再灌注24h,48h较灌注前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中,mTT在再灌注1h,6h与再灌注前比较时间延长,其中在1h时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0h,24h时间点与再灌注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RT、TTP与ALT及AST呈正相关(P<0.001)。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且准确的评估HIRI微循环的变化,对HIRI早期阶段的病理生理改变具有高度敏感性,对早期干预治疗HIRI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为探索HIRI的发生机制及其诊断、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对学生德育管理成为当下各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目标.在初中学校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培养学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缓释片预防骨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CMV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预防组从
目的:  本研究拟采用前瞻性设计,通过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技术,从脑功能与脑结构两个方面寻找能够早期预测、预报抗癫痫药物疗效的影像学标记,阐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