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开放系统而言,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是无法避免的,会引起系统消相干。比如原子的自发辐射、腔泄漏等耗散过程,都将导致系统量子态的消相干,降低量子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因而被视为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不利因素。为了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耗散对量子信息处理过程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作为量子信息重要资源的量子纠缠的影响,通常采用无消相干子空间、量子纠错、几何相位以及量子态的纯化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将耗散作为消极因素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开放系统而言,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是无法避免的,会引起系统消相干。比如原子的自发辐射、腔泄漏等耗散过程,都将导致系统量子态的消相干,降低量子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因而被视为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不利因素。为了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耗散对量子信息处理过程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作为量子信息重要资源的量子纠缠的影响,通常采用无消相干子空间、量子纠错、几何相位以及量子态的纯化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将耗散作为消极因素加以克服。而自从1999年Plenio与Cabrillo等人提出可将耗散作为积极因素用来实现量子纠缠的开创性想法后,量子纠缠和量子计算的实现又有了新的途径。另一方面,里德堡(Rydberg)原子由于具有较大范围可调的强相互作用,以及长的能级寿命等特性,而成为实现量子信息任务的理想物理系统之一。鉴于此,本文主要利用里德堡原子的强相互作用,并借助原子自发辐射耗散通道或部分受激拉曼绝热过程(f-STIRAP),探索实现三个及多个里德堡原子的单态(singlet)的制备。该研究工作为实现高维纠缠态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其它类型耗散动力学的利用提供有益启示。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里德堡泵浦过程提出耗散制备三原子单稳态的简单方案,该方案联合利用了来自里德堡原子自发辐射的耗散动力学和里德堡相互作用。通过主方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的三原子单态的保真度可达0.9947,而且该方案具有不需要腔、不需要系统初态的制备以及精确操控时间的优点,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另外,我们还讨论了该方案的实验可行性。2、利用短寿命的中间激发态的自发辐射作为积极因素,并结合里德堡阻塞,提出一种快速制备高保真的稳定三原子单态的方法。主方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系统的演化时间短至300μs时,所制备的单态的保真度在一定条件下可达0.98。此外该方案只是弱依赖于里德堡相互作用强度,而且也不需要特定的初态、不需要光腔、不需要反馈控制以及精确控制系统参数,这些优点将大大降低实验难度。3、联合里德堡原子的阻塞效应及部分受激拉曼绝热过程,我们提出一种产生里德堡原子单态的可扩展方案。该方案将其中一个里德堡原子囚禁在一个光学势阱中,而其它原子则囚禁在相邻的另一个光势阱中。通过一个N维原子与N-1个原子的单态的相互作用产生N粒子N维单态。与其它方案相比,我们方案的优点是不需要额外的量子存储,可简单地实现N≥3的N体N维单态。
其他文献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四维射影空间Q14中共形齐性超曲面.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文研究的对象都是连通正则的超曲面.因为Q14是三种洛伦兹空间形式R14,S14,H14的共形紧致化,于是对Q14中共形齐性超曲面的研究等价于对R14,S14,H14中共形齐性超曲面的研究,因此我们不妨选取R14作为超曲面的外围空间.我们利用共形变换将R14中类空或类时超曲面提升到R26的光锥C15中,在共形变换群作用下
运动道德判断是指运动员个体运用已有道德规范或标准对运动中的道德现象进行认知的思维形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包含道德直觉和道德认知。目前,运动道德判断的研究大都是以纸笔测验的方式探讨运动道德判断的前因和后效,即运动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和运动道德判断与运动道德行为的关系,而有关运动道德判断的内在加工过程和机制还鲜为人知。因此,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为视角,运用ERP技术从行为和认知神
我国正在加速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对体育作用与人才培养的认识,对我们建设一流大学的校园体育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多元智能的提出都要求体育有新的作为,对校园体育要有新的认识。为什么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样的名校会把两校赛艇比赛延续成为跨越三个世纪的大战?为什么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会顶着各种压力一直在学生中开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际移民已经可以突破疆域和民族国家的限制,在输入国和输出国建立起一种跨越地理条件限制的社会空间的联系,甚至有的移民直接以循环流动于国与国之间作为自己移民生活的常态。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并兴起的跨国主义理论和循环迁移理论对这些新现象做了诠释。然而,就跨国主义理论来说,虽然已经有许多中国的学者尝试对这一理论进行介绍和引进工作,但是就跨国主义理论展开实证的调查和研究的著述相对较少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在学界的刻板印象中似是一个贫瘠的研究对象。随着西方学界“理论热”的消褪,早先围绕在斯威夫特小说及政治文本四周的各类理论话语“穿透式”的研究也逐渐式微;除却个别“斯学”专家在政治身份、族裔身份等“深度话题”上有所斩获之外,其研究基本走向停滞。出现此种情态,除了材料限制之外,研究视域的局促可能是主要肇因。反观英国文学汉语学界,长久以来对《格列佛游记》及少数散文文本
华喦的兼工带写小写意花鸟画,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但不管是在生前还是死后,他的名声和影响都不大,这其中必有一定的原因在。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正在于此。在第一章中,本文着重对华喦的“离垢”思想之内涵及意义进行了辨析。笔者认为,作为一生的执着追求,“离垢”思想之于华喦既是一种摆脱俗世烦扰的内心渴望,又是面对无奈现实的精神抚慰,更是一种对文人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正是因为对这理想的执着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的主体,它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因此森林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亚热带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多种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观测、移地重填和室内培养(恒温和变温)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机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野外原位观测发现,土壤总呼吸
水文循环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森林经营与管理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森林水文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在中国南方,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被杉木人工林所取代造成了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此大面积的土地利用变化会对水文过程带来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森林采伐及采伐后的森林更新是不可避免的,森林更新造成的土壤扰动与降雨再分配的改变可能引发更大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然而很少
自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学位与研究教育更是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改革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建设到质量建设的转型,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学
都市区的产生和发展是十八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在迄今为止的国内外研究中,对都市区内部城镇要素及其组合时空格局的认识多以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的都市区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基础。然而,晚于发达国家一两百年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具有城乡界限淡化的重要特征,在此过程中都市区各城镇要素可在不同的时间和远为广泛的空间范围中的不同地域上产生和累积,并因此产生了和西方典型都市区有所不同的城镇要素及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