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对聋生语音意识的研究比我国早而且多,但由于研究对象、测试任务、测试材料的不同,对于聋生是否有语音意识以及语音意识的特点如何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汉语与英语具有不同的书写系统和语音系统,国外的研究结论是否适合于我国汉语文字体系下的耳聋被试还需要实验的验证。我国目前对聋生语音意识的研究较少,研究结论也存在不一致和矛盾之处。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语音的自动激活和语音的强迫激活两种实验任务,并从这两个角度考察了聋大学生是否具有语音意识,以及其与年龄和非言语智力匹配的听力正常大学生相比所具有的特点。研究者过去使用文字材料测试聋生的语音意识,但由于聋生的阅读能力滞后,这种研究方法容易让聋生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可能造成聋生不是按照语音而是按照字形进行反应。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开始采用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来避免这一可能造成的弊端,而国内没有测试聋生语音意识的图片材料,本研究在借鉴国内研究者修订的部分国外图片基础上,自编了本研究的图片材料。实验采用E-prime心理实验软件编制实验程序,对聋生是否具有语音意识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并用SPSS15.0从反应时和正确率两个角度对聋大学生的语音意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得出以下一些结论:1.在不需要语音编码参与的stroop实验任务中,聋大学生出现了语音混淆现象,这说明聋生的语音编码得到了自动激活,聋生具有语音意识。2.音节意识测验中,聋生尽管与同年龄听力正常大学生相比,音节意识显著较弱,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的音节意识。3.韵脚意识测验中,聋生尽管与同年龄听力正常大学生相比,韵脚意识显著较弱,但也表现出非常一致的特点。4.音位意识测验中,聋生与同年龄听力正常大学生相比,音位意识显著较弱,而且随材料的难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5.声调意识测验中,聋生尽管与同年龄听力正常大学生相比,声调意识显著较弱,但也表现出非常一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