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无疑是“科学”的,马克思无疑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承认,在这个时代,出现了人们的未来与超越精神以及信仰之“理直气壮”的缺失。人在人的思想与行动中,固然要有“科学精神”,然而,作为人的思想行为,不可能没有理想未来之追求的超越精神。正是“科学”与“未来追求”两种精神,写就了人类自身与世界的历史,也成就了马克思的思想。现代西方兴起的关于未来思想的研究,也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提出了如何对待马克思的未来思想问题。尽管马克思没有把未来概念主题化到他的文本中作专门的讨论,但是,我们认为一个具有强烈未来心灵取向的马克思,一个终结传统哲学实现哲学变革的马克思,在对人类历史处境中的命运的关切中,用他的“新哲学”形成的不同时期的文本突显了他的未来思想。由于马克思并没有一个充分界定了的“未来”概念,因此,对于其未来思想的揭示必须有一个未来概念的“前理解”,这在前言部分交待。本文第一部分先研究了“未来”的概念及其内涵,并在未来与希望、未来与乌托邦、未来与形而上学、未来与哲学精神中展示未来问题所具有的思想深度与丰富性。第二部分就马克思直接关涉未来意识与未来思想的主要文本历程做一个大致的勾画,并从马克思的文本历程中阐释了马克思未来思想的发展的基本轨迹、基本特征以及未来问题在马克思哲学探索与变革中的地位。第三部分对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与其未来意识和思想的关系做了深度研究,对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观、共产主义理论中隐含和实现的未来思想做了深度的阐发。第四部分主要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乌托邦思想、反历史主义思潮中的反马克思的未来思想以及后现代主义(德里达)解构的共产主义未来思想三种思潮做了批判性考察,借这样的考察来更深入认识马克思的未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