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黑土氟磺胺草醚残留动态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磺胺草醚(fomesafen),属于二苯醚类除草剂的一种,对大豆、花生田的苗后除草有着高度选择性。黑龙江省又为大豆大面积种植的地区,氟磺胺草醚作为一种农间常用除草剂也被大范围的使用。如果使用的剂量过大,或者操作不当,都很可能对植物及后茬作物,甚至土壤质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本课题中,选择黑龙江省黑土农田作为试验田,对连作两年大豆田按标准推荐浓度喷洒氟磺胺草醚,并采集土壤,采用传统微生物试验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评价了氟磺胺草醚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相关酶类的影响,旨在为合理评价氟磺胺草醚的田间使用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HPLC测定了两年期间施用氟磺胺草醚在大豆田中的残留动态及残留半衰期。其中在2012年,氟磺胺草醚在田间的残留半衰期为58.2d,2013年氟磺胺草醚在田间的残留半衰期为30.8d。(2)测定了在大豆田中两年期间施用氟磺胺草醚对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的影响。均表现为高残留抑制,低残留刺激的变化趋势,说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改变与酶活性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3)通过用GC-MS测定了被施氟磺胺草醚两年中土壤中总PLFA的含量、真菌/细菌、GN/GP、压力指数这四种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两年期间对土壤中真菌/细菌、压力指数这两个指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总PLFA的含量、GN/GP影响显著,从而得出由于氟磺胺草醚的施入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了土壤微生态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歌独特的表达形式和凝练的语言决定了诗歌的阅读方式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在高中英文诗歌教学中,可以采用感受韵律、 对比分析、还原情景、分析用词用句帮助学生欣赏诗歌的音乐之美、意境之美、文化之韵和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英文诗歌;高中教学;教学方法引言  诗歌的永恒魅力从来不乏崇拜者。“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在此,黎巴嫩作家纪伯伦(Kahlil Gibran)点明了诗的魔力。
近年来以 Fenton技术为代表的高级氧化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随着环保高效的非均相类Fenton反应催化剂的快速发展,非均相类Fenton反应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环芳烃(P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