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激光能量分布对冲击成形性能及失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冲击成形(Laser Shock Forming,LSF)是作为一种新型无模成形技术在众多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研究中发现,实心激光冲击下光斑中心部位板料容易破裂,限制了其成形性能。通过采用中空激光进行冲击成形,这样金属板料中心易破裂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提高了板料的成形性能。本文通过正、负轴锥镜组合得到了中空激光束,不同能量分布的中空激光束对金属板料的成形性能的影响不同。基于此,本文通过模拟和试验方法对圆整中空激光下能量分布对板料冲击成形性能及失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及结果如下:  (1)阐述了实心高斯、平顶激光束理论其诱导产生的冲击压力空间分布;介绍了中空激光束的概念,并分析了中空激光束的形成原理及其诱导产生的冲击压力空间分布;分析了影响中空激光能量分布的因素,提出了圆整中空激光束的调节方法。  (2)通过ABAQUS软件分析了以单次冲击下实心高斯、实心平顶激光和能量向内径、向外径聚集中空激光四种能量分布的激光对板料成形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多次冲击下四种能量分布的激光对板料成形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板料达到极限状态时,实心高斯激光冲击下板料的成形极限深度最小,其它三种能量分布激光下板料的成形极限深度基本相同,且两种中空激光下板料的成形底部较为平坦;②相比两种实心激光下板料中心厚度变化和等效应变最大,两种中空激光下板料的厚度和等效应变分布较为均匀。  (3)通过试验分析了能量向内径聚集、能量向外径聚集的圆整中空激光下板料的成形性能,并与相应的实心激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功率密度相同时,能量向内径聚集中空激光冲击成形后板料的成形极限深度比实心高斯激光时要大,且成形底部较平整,成形广度较大;②功率密度相同时,能量向外径聚集中空激光冲击成形后板料的成形极限深度与实心平顶激光的基本相同,且成形底部较平整,成形广度较大。  (4)通过试验分析了两种能量分布的圆整中空激光下板料的破裂位置和裂纹形态,并与实心激光下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当中空光斑较小时,两种中空激光下板料的破裂位置位于板料中心,随着中空光斑的增大,两种中空激光下板料的破裂位置由板料中心向中空激光作用区域转移;而实心激光下板料破裂位置均在板料中心。②当中空光斑较小时,两种中空激光下板料的裂纹为直线状裂纹,当中空光斑变大时,能量向内径聚集的中空激光下的裂纹主要为直线状裂纹,而能量向外径聚集的中空激光下的裂纹主要为微弧状裂纹;两种中空激光下板料的大部分裂纹方向均与轧制方向基本成45°角。  (5)研究了中空激光冲击下3003H16铝合金板料的失效机制,结果表明:中空激光冲击下板料的非断裂失效包括减薄和层裂失效,且均位于中空激光冲击区域内。断裂失效具有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破裂形成大小不同且不规则的抛物线状撕裂韧窝;裂纹伴随多个小裂纹进行扩展,其扩展速率取决于激光光斑和能量的大小。  本文研究了中空激光能量分布对冲击成形性能的影响,采用中空激光进行冲击成形,金属板料的成形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为将来金属板料中空激光冲击成形试验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分析了中空激光冲击下铝合金板料的破裂位置、裂纹形态和失效机制,丰富了高应变率下金属板料的失效理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传统的化石能源已不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为此,许多交通工具如火车,汽车等开始使用电力作为能源。电力能源可以储存在多种介质中,日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电池。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估算是对电池应用研究的一个基础,电池在使用中的深度充放电,会大大减少其使用年限,精确的SOC估计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剩余电量的准确显示,还能帮助汽车控制系统计算可行驶里程,驾驶
在产品轻量化研究中可以使用轻质材料,但是其成本往往很高,在满足一定强度和刚度下,提高设计质量从而达到轻量化设计,为前期设计减少成本。针对数学非线性回归问题,不断改进设计模型和设计参数,本文主要的目标是对比前人的算例来体现响应面优化方法的优越性:全局搜索、迭代次数少、能减少更多体积或重量。用函数关系拟合实际的仿真模型,采用筛选试验来确定优化方向,主要的工作是找到最佳领域并得到最优解,响应面法的精髓是
  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路线,通过增加一个增程器来克服传统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短的缺点。但由于增程器系统频繁启停且工作环境恶劣使得系统容易出现故障。本文以增
[本刊讯]日前,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向河南省政府书面请示,建议调整传统煤化工行业产业政策,延缓间歇法固定床气化炉淘汰时间,取消淘汰单套装置30万吨/年以下合成氨的政
期刊
全路面起重机是集优良的起重性能,快速转移,带载越野行驶等多个优点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工程起重设备。多桥转向智能化控制技术是全路面起重机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全路面起重机操纵稳定性、机动灵活性及整车的可通过性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中发现全路面起重机转向时实际路径与理论轨迹存在较大的误差,由此会导致全路面起重机无法按照驾驶员的指令行驶。为此本文采用了滑模控制方法对全路面起重机转向路径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包含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CT表现与动态变化.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永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3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领域对多功能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轻质、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多功能需求的结构和材料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如蜂窝材料、泡沫铝材料和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