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新常态”挑战,以往靠要素和投资来驱动经济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高能耗、高杠杆和高投入所带来的高增长表象掩盖了多年以来经济发展所隐藏的弊端: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库存严重和环境污染等。如今,这些问题在新常态经济增速下降的刺激下逐渐凸显,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寻找一种新的经济驱动力,来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诸多支撑和验证,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升级,以及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新驱动势在必行。 本文以新常态创新驱动为主线,全文共分为六大章节。在第一章的绪论里,分析了新常态驱动方式转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选题的目的,同时梳理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构架。第二章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做出述评,全面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和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我国现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第三章论述了新常态的内涵与创新驱动的关系,首先从我国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入手,利用图表数据等直观展示了我国过去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当下的趋势;其次论述了创新驱动对我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创新是引领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引擎。第四章作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创新驱动:即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研究;首先分析了创新的内涵,提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的主体,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螺旋上升”的互动机理,在现有均衡下,某一方的创新进步会打破这种平衡关系,促进二者向更高层级的均衡发展,最后形成“均衡——创新——更高层均衡——”的螺旋上升效应;同时分别从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政府职能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最后特别强调了政府在促进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五章是关于新常态创新驱动的政策建议,根据第四章的分析,提出发挥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引导和催化作用,从软硬环境建设出发,培育激励企业创新的土壤,发挥创新引擎对经济转型的驱动效应。第六章作为本文的结语,再次总结梳理了本文分析的逻辑框架,得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展望了不足和发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