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研究——基于塞尔言语行为分析系统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这种平等对话是以语言为载体,言语为行为和结果的。作为师生课堂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言语的作用以及言语行为的效率是不容忽视的。语文课堂能否按照预设顺利进行、课堂上是否会有新的生成、学生在课堂上能否进行有效学习、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积极、课堂能否有教学相长的收效,这些都与语文课堂教师的言语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本研究对教师课堂言语行为进行实然性分析,对促进师生平等对话、寻求有效的教学手段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观察法,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对初中教师在课堂这一特殊的教育情境中说了什么、如何说、为什么这样说进行分析,呈现了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的行为状态,并提出了言语行为的运用策略,意在提高教师言语行为的质量,从师生言语交流方面改进课堂。  本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塞尔的施事行为五类说为理论基础,对教师的言内行为、施事行为和施效行为进行了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是初中语文教师言语行为的特点总结。文章通过对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分析,概括出了教师言语行为的特点,即明确的目的、角色的内化、情感的共融、权威的掌控、交往的对话以及有意识的暗示。  第三部分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行为运用策略,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深入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创设互动的言语情境和注意选取适当的言语行为。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良好的生存状态是学校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教师生存状态包含教师生存现状的各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的是普通高中教师工作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时间不同于其他的感觉刺激,人类对时间的意识也不同于其他感觉意识。许多与时间及时间意识相关的问题都一直吸引和困扰着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时间是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