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针结构电场下马铃薯的干燥特性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能耗低的特点,电晕放电效应被用于食品干燥。为提高电场干燥速率,本文设计了双面针结构电场干燥系统。采用数值计算,研究了电晕放电效应与网电极、针电极曲率半径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最佳针网间距。以马铃薯为干燥材料,根据电晕放电机理,搭建双面针结构电场干燥实验系统,分析其干燥性能,为增加风量,对放电电极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离子风速,提高干燥效率。首先利用Mxwell软件分析了电晕放电效应与网电极、针电极曲率半径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最佳针网间距。在同一间距下,电压减小5kV,针网间距减小5mm。当电压增加到50kV时,电晕直径为13.1mm,在10mm针网间距时,系统已击穿,考虑到系统的稳定运行,此时电压应小于50kV,40k左右最佳,电压在10kV时,电晕直径较小,减小针网间距系统也容易击穿,所以电压应大于10kV。结合电压对电场强度的影响,针网间距在20mm为最佳。搭建单、双面针结构电场干燥实验系统,对干燥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面针结构电场干燥系统,马铃薯的干燥速率明显大于自然干燥,随着电压的增加马铃薯的干燥速率也随着增加,前10h电压为10,15,20 kV下的干燥速率分别是自然干燥的1.5,1.7,2.3倍。到20h时,20kV电压下,水分比由1降低至0.3。采用双面针结构前10h电压为10,15,20 kV下的干燥速率分别是自然干燥的2.0,2.5,2.7倍。当马铃薯在20kV高压电场干燥下,含水率下降到26%时,干燥速率开始低于自然的干燥速率。到20h时,20kV电压下,水分比由1降低至0.1。采用双面针结构电场来干燥比单面针结构干燥用时更少,20kV时用时仅需要10小时左右的干燥时间;采用双面针电场结构干燥主要是影响马铃薯干燥过程的恒速阶段,期间使水分扩散路径和阻力显著降低,从而提高干燥效率。计算单位能耗针-网结构靠近20kV最佳,双面针结构靠近16kV最佳。Midilli and Kucuk模型的可选择为最佳干燥数学模型。采用8个常用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及3个统计参数对干燥数据进行拟合,比较得出Midilli and Kucuk模型最适合用于电场干燥下薄层马铃薯的水分变化规律。对放电电极结构进行改进,将针电极改为筒电极,能够增加流场的作用面积,筒电极可看成是多个针电极的组合,多点进行放电现象,从而与针电极相比提高离子风速,增加风量,增加环电极之后,增加电晕放电区的流场区域,使电场得到叠加,同样增加了作用范围,从而提高离子风速,使风量增加。计算得到针电极结构离子风速和风量都最小,筒-环电极结构离子风速和风量都最大,离子风速为1.810m/s,离子风量为2.621L/s,由针电极变为筒电极,离子风速增加0.232m/s,离子风量增加0.392L/s,增加环之后,离子风速增加0.310m/s,离子风量增加0.589L/s,说明增加环电极之后,对电场有激励作用。实验得到筒环结构的干燥效率最高,在前10h时干燥速率分别是针电极的1.7,针环电极的1.5,筒电极的1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为了改善滨海地区软土的承载作用,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应运而生。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相比滨海地区常用的刚性桩复合
内燃机(ICE)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小汽车、卡车、船舶等领域。尽管采用了许多技术手段,内燃机热效率也仅为3545%,以尾气、缸套冷却水等形式排放的废热占燃料
多年冻土区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在低温环境中水化,更好地了解低温和水灰比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将有利于水泥基材料的应用在多年冻土地区。在这项研究中,使用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的循环肿瘤细胞在远端器官的转移定植过程中,潜在转移器官的转移前微环境对循环肿瘤细胞产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背景:肝细胞癌(HCC)具有很高的致命性,往
预应力钢拱桁架结构具有独特的优点,其受力性能良好、结构自重比较轻,不仅如此该结构形式可以利用的空间较大,目前预应力钢拱桁架结构在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中大放异彩。本文
本文以空间GaAs/Ge单结太阳电池和GaInP/GaAs/Ge三结太阳电池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超快光谱采用开路电压法分析电池的放电行为,得到电池的开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衰减曲线,进行
西北地区是我国黄土分布的主要区域,其中湿陷性黄土占西北地区黄土总面积的70%以上,随着国家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路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步,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PT)在一个世纪前开始进行研究。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交通运输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空间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能够对中空球形的多自由
土壤水是连接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要枢纽,是水文循环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非饱和水流运动方程(Richard方程)可以模拟地下水流的运动过程以及溶质运移过程,其主要的水分运动参
溶液除湿具有较高的除湿效率以及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溶液进行再生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液态水蒸发冷却技术强化管内溶液降膜除湿的外冷型溶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