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动态影像融合的异构加速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ue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实世界场景的动态范围可以高达十几个数量级,但是目前通用的拍摄和显示设备的动态范围远不能与之匹配。即使通过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调整曝光度,获得的单张图像仍然会存在曝光过度的亮区和曝光不足的暗区,不能完整表达场景的真实信息。不仅如此,图像在拍摄和存储期间还会随时受到噪声干扰,进一步影响图像细节信息的表达。同时,随着图像分辨率的增大,对高动态影像的预处理和融合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甚至长达数秒,严重制约了算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因此,研究针对噪声环境下高动态范围成像的加速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噪声问题,本文通过图像去噪减弱噪声对图像信息的干扰;针对拍摄和显示设备动态范围不足引起的细节丢失问题,本文通过高动态范围融合成像技术解决;针对算法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本文利用CPU+GPU的异构并行架构对算法加速。本文首先对获取到的同一场景不同曝光度图像序列进行空域滤波以抑制噪声,而后,在HSI色域空间以饱和度和对比度作为权重影响因子构建权重图,并且基于金字塔原理,对不同分辨率下的亮度图依据权重图进行融合,最终获得和真实场景更为接近、色彩逼真、信息保留完整的图像。为了提升处理速度,本文主要从数据访存优化和数据计算优化两方面进行算法加速的研究。数据访存优化方面通过缓存复用数据到局部存储器、缓存固定模板到常量存储器、合并内核函数等方法以缩短访存时间。数据计算优化方面,则通过坐标变换避免重复计算、用查找表代替运算结果范围固定的计算、一个工作项处理多个像素点等方法实现。本文分别应用双边滤波和非局部平均滤波对多曝光图像序列去噪,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场景下,两种算法均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善多曝光融合结果图像的质量。和未去噪直接融合结果相比,应用双边滤波去噪时,三种场景的峰值信噪比平均提升了29.77%,结构相似度平均提升了10.85%;应用非局部平均滤波去噪时,三种场景的峰值信噪比平均提升了32.21%,结构相似度平均提升了12.7%。三种场景经过多曝光融合后,和融合前图像序列中质量最高的图像相比,平均梯度分别提高了9.70%,31.02%,18.60%,空间频率分别提高了11.99%,18.25%,18.49%。分析对比未经过CPU+GPU异构并行架构加速的运行时间和加速后的运行时间,本文针对三种场景的测试,分别获得了57.3倍、71.1倍和42.8倍的加速比。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噪声的去除和处理速度的加快对高动态影像多曝光融合的进一步应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庞大,网络拓扑管理也随之迅速发展。基于Client/Server架构的网络拓扑软件升级维护繁琐,而Browser/Server架构中基于Applet的网络拓扑软件对Java运行环
近几年来,微电子工业在中国高速发展,各FAB的产能在不断增加而品种也日益多样化。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即MES,已经成为半导体制造业必须配备的重要软件系统之一。MES系统负责管理
随着现代工业化迅猛的发展,大量未达排放标准的含氨氮废水进入自然水体。氨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物质之一,浓度过高会对水环境生态平衡造成巨大影响。光电催化技术作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经济带,也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带,它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保问题日益显著,国家相继出台各项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推动了环保行业的高速发展。由于政府对环保监管逐渐严格、市场对环保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出高要求、行业集中度较低,这些现实条件都促使着诸多环保企业为了获得外延式发展,占据市场份额,避免被行业淘汰,纷纷选择并购战略,也造成了近几年环保行业的并购热。对于并购动因及绩效的研究可以直观评价并购效果,更好的发现问题,为
传统的信号采样遵循的是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而现代复杂信号中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所以对采样频率的要求也很高,很难实现,因此现代信号处理遇到了瓶颈。近年来,压缩感知的出现,彻
D2D(Device-to-Device)通信作为5G中一种重要的近场通信技术其已被LTE-advance标准化,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蜂窝系统已不能满足无线通信网络的普
羔羊健康成活是养羊业中生产效益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实践表明,在养羊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综合技术的应用,许多问题可采用科学技术的方式
学位
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技术是LTE-A系统中通过多个小区的协作抑制相邻小区间干扰的技术之一。在实际CoMP系统中,协作小区的选择对协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