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入侵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因其可能对被入侵的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学家的重视。河口盐沼生态系统作为连接陆地、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枢纽,拥有独特和不可取代的自然资源优势和重要的生态系统过程。但是,盐沼湿地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被认为是最易入侵的生态系统之一。长江口盐沼湿地作为中国特大型城市—上海市的重要生态屏障,目前受到了围垦、生物入侵和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受到严重威胁。在长江口盐沼湿地中,外来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正迅速蔓延,并和土著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海三棱麃草(Scirpus mariqueter)形成强烈竞争。
大型底栖动物是河口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与河口环境关系密切,而互花米草的入侵能改变盐沼湿地的理化环境,进而影响到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本论文通过野外调查,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互花米草入侵长江口盐沼湿地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长江口盐沼湿地后,对环节动物影响较小,仅在较低位盐沼对圆锯齿吻沙蚕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在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群落中圆锯齿吻沙蚕数量高于其在土著植被海三棱藨草中的数量。环节动物的物种数和总密度在不同植被类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高程间均有显著差异。
(2)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长江口盐沼湿地后,对软体动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上,软体动物的物种数和总密度在高程上有显著差异,植被类型对软体动物物种数和总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较高程而言影响较小。植被类型对某些物种有较大影响,如腹足类微小螺和双壳类中国绿螂,两者均表现为在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群落的数量显著低于在土著植被海三棱藨草中的数量。软体动物密度在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藨草间的差异大于互花米草与芦苇间的差异,可见,互花米草入侵不同的土著植物群落所产生的影响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3)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长江口盐沼湿地后,对蟹类甲壳动物产生了一定的有利影响。其中,优势种天津厚蟹和无齿相手蟹的密度和生物量在外来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芦苇群落间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互花米草群落下优势蟹类的密度和生物量高于芦苇群落。而非优势种褶痕相手蟹和弧边招潮蟹在芦苇群落中的密度和生物量与互花米草群落的不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