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殖性状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性状,产仔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猪业的生产效益。本试验选用繁殖力强的中国地方猪种代表二花脸猪和繁殖性能较差的国外猪种代表大白猪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了经产二花脸猪和大白猪之间成熟卵泡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根据表达状况和生理生化功能,选取BAX基因作为影响猪繁殖性能的候选基因。采用RT-PCR的方法进行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组织表达研究;利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所分离片段进行SNP检测;以大白猪(273头,383窝)、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128头,220窝)为试验材料,进行多态性与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有如下几个方面:1.应用含23937条探针的Affymetrix猪全基因组寡聚核苷酸芯片检测3头大白猪和3头二花脸猪成熟卵泡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T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P<0.05)。结合fold倍数2倍以上的标准,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133个,其中,在二花脸猪种中表达上调的基因29个,包括BMPR1B,H3F3A, MT-2B,ELA2等基因;表达下调的基因有104个,包括GALP,KIT,BAX,P53等基因。2.本试验选取了8个基因作为待验证基因,分别为:P53,BMPR1B,ITM2A, WIT1,H3F3A,LOC396850,CNN2,GALP。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的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证明7个基因(除CNN2基因外)的mRNA在芯片结果中和实时定量PCR结果中的表达趋势是一致的,两种结果的相关性显著,说明基因芯片的结果是可靠的。3.BAX基因:(1)获得猪BAX基因第一内含子416bp的cDNA序列。(2)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SNP检测,应用PCR-RFLP技术,建立了猪BAX基因于119bp处的EarⅠ酶切分型技术。(3)分析结果表明:EarⅠ多态位点与农科院大白猪的头胎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P<0.05,P<0.01)显著相关,基因加性效应差异显著(P<0.05);与所有胎次的农科院大白猪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P<0.05)显著相关,基因加性效应差异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