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3>·4H<,2>O催化缩合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Cl<,3>与同族的硼、铝的类似化合物相比其路易斯酸性相对较弱.但是与后者对水的敏感度相比,InCl<,3>对水稳定.因此,研究InCl<,3>在有机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意义.该文首次详细地探索了InCl<,3>·4H<,2>O催化羟醛缩合反应,醛,酮与季戊四醇的缩合反应,醛,酮与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之间的缩合反应的一些规律.其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InCl<,3>·4H<,2>O催化羟醛缩合反应.在没有溶剂的密闭试管中,温度为120℃时,InCl<,3>·4H<,2>O能催化芳香醛与环已酮、环戊酮之间的交叉缩合反应.只得到双交叉羟醛缩合产物,而没有单交叉羟醛缩合产物,并且产率较高.同时研究了脂肪醛、环烷酮的自身缩合反应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缩合反应.测定了产物的m.p.、IR和<1>HNMR等数值.简要地从理论上讨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2.研究了InCl<,3>·4H<,2>O催化芳香醛与季戊四醇形成双缩醛的反应规律,探索了反应的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简要地从理论上探讨了反应的可能机理.3.研究了InCl<,3>·4H<,2>O催化醛、酮与二元醇形成缩醛的反应规律.分别研究了醛、酮与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之间的缩合反应.该文发现在苯中回流、分水的条件下,该反应能以较高的产率产生缩醛.我们对产物进行了IR和<1>HNMR表征,并简要地从理论上探讨了反应的可能机理.InCl<,3>·4H<,2>O在催化以上这些反应时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和活性稳定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催化剂.上述工作为今后拓宽InCl<,3>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该实验室合成的衍生化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对含有不对称中心的有机膦酸脂类化合物和市售药物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合成和评价芘键合色谱柱;利用所得手性分离数据(OD)柱和
摘要:克里斯托弗·伊沃雷一生中喜欢在他的画面中描述三类的物体:花束、空房间的角落和建筑物的外立面。在绘画技巧上他善用古典的罩染与现代的厚涂。当然最令人意外的是他从不写生也不参照任何具体的物体在绘画的过程中,他所表达在画面上的都是记忆里的物。  關键词:伊沃雷;绘画;当代性  伊沃雷于1976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首府的马赛。2013年因病而辞世。在伊沃雷的生活中,每天早上7点准时来到工作室,直
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使其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在光电材料、荧光探针、生物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稀土离子存在易被水猝灭和本身量子产率不高的问题,导致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有机配体通过其与稀土离子形成稀土有机配合物敏化稀土离子发光。设计合成结构新颖的稀土离子高效敏化有机配体成为了稀土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以2,6-吡啶二甲酸(DPA)为原料,设计并完成三种含吡啶二甲酸衍生物新型配体:2
甲壳素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容易被机体吸收、代谢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如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甲壳素不溶于普通溶剂,这无疑限制了其推
该文选择了壳聚糖做为合成吸附剂的材料,通过戊二醛交联,硼氢化钠还原处理,制备出凝胶型吸附树脂.经不同方法表征,证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合理的孔洞结构以及湿态下具有较高
1、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性质及广泛的应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而氢键作为离子液体中一种重要的非共价作用,其数量与强弱将影响离子液体的性质。因此本文将使用量子化学的计算方法对两种咪唑类阳离子(一甲基咪唑阳离子[Mim]+、1,3-二甲基咪唑阳离子[Mmim]+)及不同的阴离子([NO3]-、[ClO4]-、[BF4]-、[AlCl4]-、[Al2Cl7]-)结合形成的离子对及氢键进行研究。(1)在MP2/
该文研究了由氯硝基苯甲酸与各类胺的衍生物所形成的双分子晶体在结晶过程中产生手性的原因.我们提出了其经由三个阶段产生手性结晶,而且我们发现,所有含有2-氯-5-硝基苯甲酸
杂化型普鲁士蓝类分子基磁体是配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该文以席夫碱锰和氮杂大环镍配合物为构筑元件,以氰根配合物为桥联配体,设计合成了1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多核配合物,解析
作者研究合成了六种新的双核钴配合物与一种新的双核锌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循环伏安法(CV)、差热一热重(TG-DTA)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