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房地产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以及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从2003年开始,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求稳定房地产价格。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对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将分别从土地政策、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三个方面对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过程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在进行理论分析时,首先介绍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并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各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然后重点分析了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土地市场价格的机制,从土地政策、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三个方面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变动对地价的影响过程。在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实证分析中,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宏观调控政策变量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过程。首先采用相关关系检验、ADF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别研究土地供应量、利率、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与土地市场价格的关系;然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土地供应量、利率、货币供应量和存款准备金率对土地市场价格的动态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宏观调控政策对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第二、宏观调控政策对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影响具有时滞性效应;第三、宏观调控政策对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对宏观调控政策选取上,应以信贷政策为主,以土地政策、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为辅;第二、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缩短宏观调控政策时滞;第三、加强宏观调控政策间的有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