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书入画”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Tianx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宾虹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是一位注重传统再发掘,努力从中国画内部破解发展难题的中国山水画画家,他的艺术实践对中国传统绘画向现代形态转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黄宾虹“引书入画”为主要线索,着重梳理书法对其山水画笔墨成因及时代转换的重要作用。黄宾虹以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对书法的独到洞见,从书法与绘画的点画结构中寻找到了“引书入画”的切入点,并从金石学中洗发出篆籒笔法来作为书法、绘画的笔法基础,以笔法正轨校正了以往绘画应用上的用笔舛误。黄宾虹的“引书入画”是从书法的法、理、意各层面展开的,他将考古学入于金石学,以金石学入于文字学,以文字学入于书学,再以书学入于画学,形成书学、画学回环互通的学术链条,最终完成了从书法向画法的转化。黄宾虹本着“学贵根柢、道尚贯通”的学术态度,在古人总结的书法原则基础上,将毛笔工具的空间运动形式,用笔法度和用笔品质,以及书法的功夫体认与审美内涵整合贯通,概括出可为绘画所用的“五笔七墨”,使抽象的“引书入画”理论有了极强的现实操作性。为了使书法原则更直接地运用在山水画中,提高笔墨的内容蕴涵,黄宾虹将书法点画形态的“一波三折”同山水画中皴法形态的“一波三折”相融合,生化出既有书法意味,又有皴法功用的“点画笔触”。黄宾虹的“引书入画”不仅用书法来改变自己的绘画面目,而且着眼于用书法去消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皴法、树法等法式垒块,使“点画笔触”在视觉感受和书法机制的双重统摄下,成为可自由运用的笔墨语汇。黄宾虹通过“引书入画”,把中国山水画的用笔和用墨进行纯化和整合,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力,并将一味超脱的传统文人画笔墨落实在绘画主体感受下的自然现实中,使笔墨和自然、人生有了直接的联系。黄宾虹援书法之力,把笔墨从传统法式、程式中解放出来,并顺应笔墨本体发展规律,将“笔墨合一”的单纯化语汇导入到变化多端的画法中,为纯化后的笔墨表现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完成了从传统内部破解中国画现代发展的难题。黄宾虹的“引书入画”是在中西方绘画艺术参照下进行的,他不仅寻找到书法和绘画的契合点,而且还主动地寻找中西方绘画的契合点,积极吸收西方绘画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把中国画纳入到世界艺术发展格局中来考量。我们从黄宾虹“引书入画”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书法形式资源对中国画当代发展具有现实作用,中国绘画是可以以民族方式完成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中国绘画也完全有能力与世界绘画艺术平等对话。
其他文献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人类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易感基因的数量、各基因的致病风险度以及致病机制仍未被阐明
研究背景: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儿童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1%~5%可能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可占小儿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14%。目前对儿童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发展和调整技术创新战略,以期在知识经济年代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成为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
<正>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信息交流方式在不断演进。在古代,人们通过飞鸽传书、烽火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处都
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引发的蓝绿藻“水华”暴发问题是世界湖泊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昆明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滇池也面临着同样的问
本研究从流体在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机理,特别是低渗透储集层多孔介质的边界层理论出发,通过对低渗透变形介质油气藏非达西渗流基础实验的研究,分析介质变形对储层孔隙性、渗透率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是多年未解的难题。一直以来,金融界甚至对于哪些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没有统一的定义。对于什么是中小企业融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近年来,可重构处理器在加速多媒体应用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粗粒度可重构体系结构被提了出来,主要原因在于其同时综合了ASIC和通用处理器的优点。然而,当前的体系结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渐重视,人们对水处理用絮凝剂的研制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絮凝剂可以提高固/液分离效率,被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水溶性的聚丙烯酰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