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励磁同步电机起动全过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ll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频交流电源系统已成为当今大型民用飞机电源系统主流方案,基于无刷励磁同步电机的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作为其重要技术特征而倍受关注。无刷励磁同步电机采用矢量控制策略起动运行时需要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传统机械式位置传感器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应运而生,并开始成为无刷励磁同步电机起动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难点主要在于零速和低速的控制,通常采用高频信号注入法进行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时存在磁极位置判断错误的可能,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进行修正。无刷励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的特殊性,传统的初始位置检测方法并不适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与感应电势极性判定法相结合的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采用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作为零速、低速阶段位置检测的方法,通过感应电势极性判定确定转子初始位置,在中高速阶段采用反电势观测位置估计法,并设计从低速到中高速阶段切换的无位置传感器混合控制策略,实现无刷励磁同步电机起动全过程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无刷励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与数学模型,分析无刷励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起动原理,详细给出感应电势极性判定初始位置检测、低速运行阶段位置检测、中高速运行阶段位置检测以及切换控制的工作原理,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搭建了无刷励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起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仿真研究,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设计并制作一套基于DSP和CPLD的无刷励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进行起动全过程的控制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转子位置检测效果,实现无刷励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功能。
其他文献
针对BP神经网络输入节点、初始权值的选取和激励函数问题,讨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改进。然后构建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贵阳市1998年~2013年的房价及其影
本文对当前我国城乡教育统筹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一改革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惑,同时提出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总体性分析框架,以期对推
本文主要介绍了开关线型移相器的设计方法和实测结果,重点介绍了PIN二极管的特性、PIN二极管开关的设计,并使用了微带线设计技术.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地方高校为突破困境、应对挑战、实现事业发展的新愿景,
我们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时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的密码。这些密码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安全,但是如果忘记了也会带来很大的麻烦。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在于减轻密码为我们所带来
电励磁同步电机有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因此控制难度较高,但是其功率因数可调、效率高、转矩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场合中。在电励磁同步电机调速系
目的采用湿法研磨技术及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微丸,并依据体外释放试验对处方进行筛选。方法采用湿法研磨技术将难溶性盐酸度洛西汀与亲水性载体羟丙甲纤维素(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