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ng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国际贸易(特别是种子贸易)的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虽然经过FAO和UPOV等国际组织的多年努力,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有力的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法律制度,然而,在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期待解决。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背景下,如何在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分享的同时加强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角度切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主题,首先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问题的历史由来及其相关国际组织,探讨了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的国际规范和发达国家的国内法规范,然后着重论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相结合的几个焦点问题,如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农民权问题。最后,针对我国保护植物新品种的现状,提出要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前提下,寻找保护植物新品种与加强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分享的平衡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进行比较法上的考察,对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请求权基础进行分析,以及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具体形态、构成要件等进行深入的探讨的基础上,系统地
学位
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为了减少反倾销措施的负面影响,《WTO反倾销协议》对反倾销措施的使用规定了相应的限制,确立了日落条款:在适用期限上,反倾销措施的使用不得超过五年,调
本文就力图以各国学者的论述为基础,并结合中国相关的实践,对公约的适用问题做一番梳理,希望能够对中国涉外贸易中的实践有所裨益。  本文简要介绍了公约的成立背景、公约的地
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控制权职能日益分离,董事职权急剧膨胀,董事会实际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中枢机构。公司董事作为公司的内部成员,其个人在公司中的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是一致
20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中国农业出现了一次较大影响的变革,即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主要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
反腐败合作日益成为中美双边合作中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部指导国际社会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为中美两国的反腐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