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应变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前后心肌应变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strain echocardiography,2D-SE)技术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之内及术后六个月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的应变能力变化,为临床观察瓣膜置换术后心肌运动,定量评价心肌功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诊断方法。方法:将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30例患者确定为病例组,将其分为术前(A组)、术后一个月(B组)及术后六个月(C组)三组;将随机选取的30例健康志愿者确立为对照组(D组)。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连接心电图导联并调节心电图波形。常规记录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分别采集心尖长轴、二腔及四腔切面的三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在室壁中选定一定范围的感兴趣区,随着心动周期,分析软件根据组织灰阶自动追踪上述感兴趣区内不同像素的心肌组织在一帧图像中的位置,与第一帧图像中的位置相比较,计算整个感兴趣区内各节段心肌的变形。软件自动得出相应节段的应变曲线及牛眼图,记录各项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左室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结果显示病例组(A、B、C组)应变值低于D组,B组多数节段应变值低于A组,除后壁及前间隔心尖段外余节段心肌应变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有一定的恢复,高于A组和B组,其中后壁中间段和后间隔、侧壁及下壁心尖段心肌应变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2)将以上四组左室各切面应变平均值比较:心尖长轴切面(APLAX)、心尖四腔切面(A4C)及心尖两腔切面(A2C)三个切面的应变值病例组(A、B、C组)均小于对照组(D组);B组较A、C组均有明显减低,而C组测值有所恢复,高于A组,组间差别均具有显著性(P<0.05)。左室整体应变平均值(AVG):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B组最低,D组>C组>A组。(3)左室整体应变平均值(AVG)与三维三平面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相关性:三维三平面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结果与2D-SE方法测量左室整体应变平均值(GLS-AVG)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具有相关性,A、B、C、D四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46、0.43、0.47( 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成像技术能很好的测量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术前、后左室局部与整体心肌的应变值,从而评价心肌局部及整体的收缩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养阴镇静类中药治疗神经衰弱(阴虚火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筛选14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治疗组服用养阴镇静片(当归、麦冬、五味子、首乌藤、地黄、茯苓、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