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探析——以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博物馆的建筑也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近年来,地质博物馆这类专业的馆建发展迅速,不仅类型走向多元化,功能也在不断扩展,面向的人群更在无限扩大。在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发展也面临着大的挑战。正是由于这一地质文化教育基地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设计者更要在其陈列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寻求新的探索和突破,注重高技术和材料的合理运用,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善结合,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地质博物馆的陈列形式和内容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和目的开始分析,通过对地质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发展过程进行论述,并采用问卷调查及图表分析的方式对其设计发展方向作总体的把握,再分析地质博物馆陈列艺术的设计理论要点,结合笔者参与的实际设计项目“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具体应用,分析地质博物馆由外而内的一体化现代陈列设计方式,总结出一系列适合地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发展的方法和理念。 简言之,地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探讨分析对强化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新世纪文化场所环境设计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本文在此方面作了一个初步分析和探索,希望所得的课题结果能对专业博物馆的陈列艺术研究提供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意见。
其他文献
期刊
弹布尔,弦鸣弹拨乐器,广泛地分布、使用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展现着各地不同的音乐文化特征。弹布尔在中国新疆维吾尔族所居住生活的南疆、北疆等广大地区亦有广泛的分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PE患者110例和同期正常妊娠孕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PPAR-γ基因的rs10865710和rs4684847两个位点分型。结果⑴rs10865710位点:对照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