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歌唱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演唱的形式也是不拘一格,如:齐唱、独唱、轮唱、合唱等。而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曾提到了合唱的重要性。合唱作为歌唱教学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唱歌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来看,三年级学生要能够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能进行简单的轮唱,演唱时要基本做到节奏与音高的准确;四、五年级的学生能进行简单的两声部合唱,声部之间整齐而又和谐。因此两声部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过程中,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实施却不尽如人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合唱教学的分量逐渐加大,难度逐步提高。但是许多音乐教师因为对两声部合唱教学有畏难心理,所以经常把两声部合唱当作单声部歌曲进行教学,又或者让学生基本唱会两个声部,但是在歌声上缺乏和谐、统一的指导。诸如此类问题越到高年级越是明显。反应了我们当前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偏失之处。因此本课题的确立是想通过课堂中的现状调查发现小学音乐课堂两声部合唱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开展对策研究,由浅入深的提高学生的两声部的演唱能力;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历,培养歌唱中的群体意识及协调能力,使学生在两声部歌唱中感受到合作的愉悦。论文包括绪论、理论基础、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实践与建议、结语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主体框架。第二部分主要对论文研究主题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点。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数据进行收集与梳理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提取出影响小学两声部合唱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研究,一是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特别是在学生的听觉上,要培养学生整体听、声部听、相互听的能力;二是分年段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两声部的和声概念,提高学生的两声部合唱能力;三是提高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良性发展。最后第五部分为结论,以现状调查为基础,以数据分析为支撑,以研究对策为主线,将本次研究成果一一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