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可谓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杰出作家,她的众多作品以丰富的华裔女性故事描绘出了整个华裔女性的移民史和成长史,如《喜福会》。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本土女性形象”、“移民女性形象”和“ABC女性形象”。“本土女性形象”指的是那些生活在旧中国,且从未离开过旧中国本土的女性。如《喜福会》中安梅的母亲。这些女性在父权制文化的打压下,丧失了自我,过着毫无尊严、逆来顺受的生活。“移民女性形象”指的是虽然出生在中国,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移民到美国的女性。如《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她们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主体意识逐渐觉醒。这些女性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隐忍、贤惠、坚强,又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勇敢和知性。“ABC女性形象”是指那些出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的后代。如《喜福会》中的女儿们。这些女性从小接受美国文化的教育,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在她们身上体现得也更明显。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她们不断地寻找自我、塑造自我,最终成了命运的主宰者。从沉默到觉醒再到自强自为,女性的主体意识缓慢地向前发展着。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女性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必再受命运的摆布,可以自由选择,主动地进行自我完善。此后,她们主动去争取改变被边缘化的状况,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勇于同不公和歧视做斗争,自强自立。身为美籍华裔女性的她们不断找寻自己的文化身份,最终她们意识到应结合两种文化,既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美国文化的精髓,从而构建她们独特的文化身份。此外,谭恩美还娴熟地运用各种叙述策略来探寻华裔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探寻她们的心路历程。如利用“讲故事”来打破沉默,是女性能够发出声音,获得话语权;又如利用不同的叙述者来构建人物身份等。这些则体现了《喜福会》的文本结构与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联系。通过这部作品,谭恩美构建了华裔女性的新形象。这些女性接受中西方两种文化,不排斥任何一方,并且汲取二者的精华,促进二者的融合。她们既展现了自身的中国文化的风采,同时又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只有这样,华裔女性才能顺利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