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中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昆仑”穴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L4-6中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阐明脊髓中P2X4受体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镇痛作用及部分机制。  方法:  将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5只,并建立腰5脊神经结扎术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L)模型。电针治疗组于造模7天后开始连续7天的电针治疗,各组于造模前(0天)及造模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机械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于造模第14天处死大鼠,取大鼠脊髓中L4-6标本行免疫印迹观察P2X4受体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L4-6中P2X4 mRNA的表达。  结果:  1.行为学:SNL造模后第3天大鼠的机械痛阈及热痛阈较造模前及假模组均显著降低,并出现痛觉过敏现象,模型组造模后第14天与假模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7天的电针治疗,造模后第14天电针治疗组大鼠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电针对各组大鼠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模组相比较,大鼠造模后P2X4蛋白在脊髓L4-6节段表达增加(P<0.01),经过7天的电针治疗后P2X4蛋白的表达上调均受到抑制(P<0.0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模型组的P2X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假模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电针治疗后P2X4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  结论:  1.SD大鼠SNL造模后出现痛热觉过敏。电针“足三里”、“昆仑”穴后,大鼠MWT和TWL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提示电针对脊神经压迫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镇痛作用。  2.电针可能通过抑制脊髓中P2X4受体的表达来缓解SNL大鼠的痛热觉过敏。
其他文献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主要杀手之一,为适应临床需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我们拟开发复方血塞通滴丸,该方以三七为主药,佐以葛根和山楂,功能主治为活血散癖、解毒通络。用于营卫失和,毒损脑络所致脑血栓及后遗症,如神昏闭厥、半身不遂等。制成滴丸,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本实验利用血清药物化学和对复方拆方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血塞通滴丸体外成分建立了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口服血塞通滴丸的大鼠血清中的移行成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