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重瓣性F<,1>作图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初步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v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在众多的梅花品种资源中,重瓣梅花占有重要地位,极富观赏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梅花重瓣性F1作图群体,探讨了运用“拟测交”方法构建梅花分子遗传图谱的可行性。为寻找与重瓣性和多雌蕊现象连锁的分子标记,应用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构建了‘雪梅’(单瓣、单雌蕊)ב粉皮宫粉’(重瓣、多雌蕊)F1群体,共33株。在F1群体中,符合1:1或3:1孟德尔分离比例的RAPD标记占总数的28.57%,理论上说,运用“拟测交”策略构建梅花分子遗传图谱是可行的。 2.建立了ISSR、SSR反应体系,SSR扩增结果初步证实了梅花上存在MADS-box基因的可能性。 3.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F1群体中的27个植株进行了亲子关系分析,其中23株是杂交种,另外4株有待于进一步鉴定。 4.根据28条RAPD标记在F1群体中的分离规律,推算出母本‘雪梅’、父本‘粉皮宫粉’的杂合度分别为22.73%、28.57%。 5.运用BSA方法,对目的性状进行了RAPD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柳杉苗木进行盆栽与田间试验,研究在柳杉苗期的生长与生理状况与施肥的关系及不同施肥配比对其影响的规律,拟合三元二次旋转回归设计与苗木生长与生理指标的效应模型
二十一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生态脆弱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工程所在地。有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7.4%。天然林面
该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花粉植株为试材,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基因)的转化.betA基因能一步将胆碱合成为甘氨酸甜菜碱,甘氨酸甜菜
为促进半干旱区生态植被建设发展,探索该地区宜林荒山的合理利用方式,本研究以兴和县低山丘陵油松幼林地为例,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筛选影
采用盆栽控水法,通过叶水势、叶水分饱和亏缺、叶保水力、P-V曲线、以及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对银中杨、水曲柳、白桦和白榆幼苗在四个水分梯度下的抗旱性、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