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元数据应用研究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既是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文化缩影,更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保护世界范围内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就开始关注非遗保护,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紧随其后,对非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各民族逐步意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公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旨在与公约缔约国一起保护世界范围内的非遗。“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共列入全世界230种非遗项目,中国38项入选。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之一,其非遗保护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其中关于“非遗数字化保护”政策的提出,为非遗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非遗保护涉及到政策、管理、科技、人才等诸多方面,是一项较为庞大的工程。本文仅以非遗的保护需求为出发点,以非遗数字化保护为研究方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等方法和技术,结合现有的元数据理论研究,探究元数据理论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本方由绪论、文献综述、正文和结语四部分组成。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进行了评述,尤其是对非遗元数据理论研究现状从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研究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借鉴优秀的研究成果,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正文部分在元数据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参考都柏林核心元素标准集,结合国内学者的部分研究思路,深入研究元数据理论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结语则论述了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并表达了笔者对本次研究给予帮助的导师和朋友的虔诚谢意以及在读研其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新词语是反映社会变化的放大镜。在新词语系统中,颜色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颜色词群,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现实研究意义
汉语有大量的主语省略句。本文拟从句法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比汉语主语省略句和对应的英语译文。汉语注重意合,允许主语省略,句间关系隐含。英语注重形合,一般不省略主语,句
<正>张菊芳,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主任,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先后在杭州市整形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刀具几何角度测量修磨教学试验系统。该系统将刀具几何角度测量修磨技术与数控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集实用性和试验性于一体。
为综合评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在科学选取指标和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区域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数据处理后发现,2005年以来青岛市综合
介绍了齿轮滚刀CAD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法。采用VisualC++6.0集成开发环境,运用ODBC技术,以ObjectARX2000为开发工具,在AutoCAD2000平台上实现了齿轮滚刀设计计算与参数化绘图的一体
<正> 首饰金属 从首饰的起源说来,最初的首饰并非由金属制成,而是由动物骨骼及石质物等构成的。现代首饰纷繁复杂,从首饰的质地可分为金属首饰、石质首饰、木质首饰等。尽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