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集中从三个方面展开对金圣叹叙事学思想的关注。首先探究金圣叹对虚构叙事文体——小说的独立品格的认识。其次从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两方面入手,进一步论述金圣叹的叙事思想。金圣叹对小说叙事艺术非常重视。在叶昼李贽等人对《水浒传》评点的基础上,金圣叹于小说的叙事本质和叙事策略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的做法在某些方面,被象鲁迅这样的文学家批评为有八股作风,但是他确实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独到的见解,在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理论和传播上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金圣叹通过对小说叙事的研究和阐述,提高了白话小说的地位。首先,他通过把《水浒》和史著比较,指出二者的相通之处,表明了二者亲密的血缘关系。他还进一步宣扬小说在叙事的艺术性和叙事的宽度上甚至超越了史著。这种跨文本的比较,在某些程度上是史余、史补说的延续,但是在金圣叹眼里,小说已经从史余、史补的从属位置上升到超越的地位。其次,他没有简单把自己置于对文本的解读位置,而是积极介入原文本。在对原文本的解读和自我艺术追求的指引下,他对小说文本进行了全方位的删改。金本《水浒传》已经是金圣叹的艺术理论实践的产物了。在那个小说理论稀缺的时代,小说体裁的认识只能借助于相关文本的特征来参照。他认为《水浒》的体例借鉴甚至可以说是沿袭了司马迁的《史记》的体例。金圣叹对小说叙事策略的重视,在《水浒传》的评点中随处可见。如果从现代叙事学理论的角度看,他对小说叙事视角的论述是紧紧和相应的叙事艺术效果联系在一起的。他对小说的时间因素认识完全是从小说技巧角度出发的,而不认为它是现实时间刻度的简单摹仿。他在叙事修辞和叙事速度方面都有深刻的认识。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似乎有一种令人遗憾的玄谈倾向,赞美或者谴责一部文学作品所用的词语如此含混和笼统,以至于对我们从美学意义上理解作品帮助不大。与这类玄谈相比,金圣叹准确、细致入微的批评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他对白话小说叙事本质和叙事策略的认识,对今天的叙事理论和实践都有着强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