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洋界植绥螨科分类修订及资源特性分析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是自然界常见的天敌类群,能捕食多种小型吸汁性有害生物,多数物种具有生物防治利用潜力。世界植绥螨分类研究一直是热点,我国也对其区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由于早期对其形态特征尤其幼期形态认识不足,已知区系存在误鉴、已知种幼期难以鉴定等问题,影响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因此,深入认识植绥螨形态发生以发掘分类鉴定特征、由区域而国家及至世界全面整理核验误定物种,是促进植绥螨资源利用的基础。本文对中国东洋界区域内的植绥螨科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采集和分类复验;对代表性物种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的个体形态发育进行了研究;对中国东洋界现知植绥螨物种进行了资源特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加州新小绥螨形态发生(1)幼螨初生形态:加州新小绥螨幼螨期1块背板,即前背板,光滑,弱硬化,有9对光滑刚毛,末体无明显板,有5对光滑刚毛;Z4鞭状,顶端钝。没有气门和气门板。腹面没有明显的盾板。胸叉两分叉;胸板区有3对刚毛。4对末体腹刚毛,JV1,JV2,JV5和ZV2存在于肛孔周围的膜性角质层上。肛孔下方有1对副刚毛(pa)和后刚毛(po);肛前孔(gv3)位于JV2毛的后部。(2)第一若螨主要形态及新增特征:第一若螨期背面有2块背板,前背板光滑,有9对刚毛;新增末体板网状,有5对刚毛。背毛Z4、Z5和J5在该时期出现锯齿。气门和气门沟出现,气门位于腹侧在足III和足IV基节之间,气门沟延伸至z5水平。胸板区有3对刚毛,肛孔下方具弱的板。(3)第二若螨主要形态及新增特征:第二若螨期背板融合为整块,有清晰的网状,有19对刚毛,除Z4,Z5和J5有锯齿外,背毛均光滑。气门沟伸至z2水平。腹面无明显的胸板和生殖板,有5对刚毛,增加了st4和st5。7对末体腹毛(JV1,JV2,JV4,JV5,ZV1,ZV2,ZV3)位于肛孔周围膜上,增加了JV4,ZV1,ZV3刚毛。肛孔下方具骨化弱的板,较第一若螨略扩大。(4)成螨主要形态: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背板为整块,呈网状,中度硬化,在j3和Z5之间具斑点。19对背毛,除Z4,Z5和J5有锯齿外,余均光滑。气门沟延伸到j1的基部。腹面胸板网状,前缘凸出,后缘平直或微凹,有3对简单刚毛(st1,st2,st3)。第4对刚毛(st4)在胸后板上。生殖板网状,后缘截形,具1对简单刚毛(st5)。具第一足后板和第二足后板。腹肛板呈五边形,网状。加州新小绥螨背板等形态特征在个体发育中的变化为其鉴别提供了依据。2.中国东洋界植绥螨物种本研究采集面覆盖了中国东洋界的17省(区、市),经分类鉴定,获得植绥螨科13属63种,均已拍摄特征图像。(1)分类核鉴的属及种数:冲绥螨属Okiseius Ehara,1967,1种钝绥螨属Amblyseius Berlese,1914,16种副钝绥螨属Paraamblyseius Muma,1962,1种肩绥螨属Scapulaseius Karg et Oomen-Kalsbeek,1987,6种芒绥螨属Aristadromips Chant et Mc Murtry,2005,1种拟植绥螨属Paraphytoseius Swirski et Shechter,1961,2种小钝伦螨属Amblyseiulella Muma,1961,2种小盲绥螨属Typhlodromips De Leon,1965,5种新小绥螨属Neoseiuius Hughes,1948,5种真绥螨属Euseius Wainstein,1962,8种盲走螨属Typhlodromus Scheuten,1857,10种钱绥满属Chanteius Wainstein,1962,1种植绥螨属Phytoseius Ribaga,1904,5种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和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是优势种,广泛分布于中国东洋界区域。(2)5个种首次发现雄螨:首次描述了5个种的雄螨,分别是:峨眉小钝伦螨Amblyseiulella omei(Wu et Li,1984)、风轮新小绥螨Neoseiulus clinopodii(Ke et Xin,1982)、盘形新小绥螨Neoseiuius dishaformis(Wu et Ou,2009)、类瘦盲走螨Typhlodromus(Anthoseius)macroides Zhu,1985和长顶毛真绥螨Euseius longiverticalis(Liang et Ke,1983)。(3)扩大了物种资源分布和栖境纪录:新增了13属63种的地理分布或栖境纪录,其中:4个属(芒绥螨属、拟植绥螨属、小钝伦螨属和真绥螨属)全属计13种新增了地理和栖境分布;1属(盲走螨属)1种新增了地理分布;5属(钝绥螨属、肩绥螨属、小盲绥螨属、新小绥螨属、植绥螨属)11种新增了栖境记录;3属(冲绥螨属、副钝绥螨属和钱绥满属)全属计3种新增了栖境分布。3.植绥螨资源秉性及其特点根据食性和习性划分资源类型的方法分析中国东洋界63种植绥螨的资源特性,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型:I型(专一性捕食螨)1种,代表种为竹盲走螨Typhlodromus(Anthoseius)bambusae Ehara,1964;II型(叶螨选择性捕食者)6种,代表种拟长刺新小绥螨Neoseiulus pseudolongispinosus(Xin,Liang et Ke,1981);III型(多食性捕食者)32种,代表种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Chant,1959);IV型(嗜食花粉的捕食者)8种,代表种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1971)。讨论了四种类型植绥螨的应用潜力,以及与其习性相关的主要形态特征,提出应用关注度较高优势种有5属7种。4.植绥螨图解鉴定检索本研究编制了中国东洋界植绥螨科3亚科13属63种图鉴检索表,检索表有16项,配用了129特征图(照)。本检索表是对传统二项式检索表的改进,各检索项均将特征文字描述与特征图相结合,方便专业读者,易于被非专业性读者掌握,实用性更加广泛。通过对中国东洋界植绥螨科的系统采集、分类核订及分析,核定了采获物种资源,扩大其地理分布和栖境,为我国全面复证植绥螨科现知物种资源和深入分类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对加州新小绥螨形态个体发育的系统观察,对发掘植绥螨科有分类价值的新特征和未成熟期鉴定特征提供了借鉴;对植绥螨科资源型及其特点的分析,为选择利用植绥螨物种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创制的植绥螨图鉴检索表,使植绥螨科鉴定更加便捷,适用人群更广。
其他文献
页岩气开发是我国重大能源发展战略。目前广泛采用的水力压裂开采技术会产生大量的返排水/产出水,其成分复杂且含有高盐分(包括铵盐和磷酸盐),现有水处理技术难以处理。微生物
本论文研究了肉兔颗粒料中小麦次粉添加水平对肉兔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消化生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试验设计,在等能量等蛋白的条件下,设定五个水平
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逐渐成为了吸收劳动力较多的产业,但在家政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家政服务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参差不齐等问题。为了家政服务人员队伍的高效与稳定,研究优化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A家政服务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围绕基于胜任力的A家政服务公司培训管理这一主题进行研
火花塞作为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部件之一,在点火线圈产生的上万伏电压作用下,可通过其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对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目前市场上对火花塞的检测还停留在
基于征缴视角,对德清、郫县、海城、南海四地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制度的征收机关、征收基准、征收类别、征收比例、缴纳主体和调节金用途等六方面
新常态下企业法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环境纷繁复杂,企业法务工作面临较多的机遇和挑战,这里无法一一分析,在此只归纳三个特点。1、进一步顺应市场化
近年来,我国进入机电产品报废的高峰期,大量的废旧产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再制造作为一种将废旧品再利用的高级技术手段,将其纳入到传统供应链系统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