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感染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宿主免疫应答低下或形成免疫耐受,以及Th1/Th2细胞失衡等密切相关。现已知免疫应答中,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与其配体B7结合,在防止形成免疫耐受方面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对Th1/Th2平衡有调节作用。另外,乙肝疫苗接种者中约有5%~10%的人不能产生中和抗体(抗-HBs),其机理还不十分明确。通过了解慢性HBV感染者CD28表达及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以及探讨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进一步阐明HBV感染慢性化的机制,并为慢性乙肝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第一部分: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CD28表达及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的研究 为了解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分子表达及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与血清HBeAg、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HBV持续感染过程中的免疫病理学特点,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测定技术(fluorescein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和酶标双抗体夹心法(EIA),分别检测112例血清HBeAg和ALT水平不同的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细胞CD28分子的表达情况,及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 结果显示,HBeAg阳性/ALT正常组CD4~+CD28~+、CD28~+、CD4~+和CD8~+细胞I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 亚群百分数(分别为 27.03%、44.42%、29.06O和 27.86o)均比正常对照组(分l 别为 34.35%,53.68%,37.37%和 33.00%)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均 P<0刀1)。DHBeAg阳性/ALT异常组、HBeAg阴性/ALT异常组CD28”细胞亚群百分数(62.15%D 和 62.20o),及 CDS”CD28”细胞亚群百分数(26.69o和 26.17O)分别比对照组】(53.68%和19.33%)增高(均尸刃刀1):CD矿T细胞上CD沈表达率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分另P<0刀1,P<0刀引;血清几一12、f:Nf:N一Y和1卜10水平D 也都比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尸<0刀1)。各组**8丫*28”细胞比对-照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of或P<0.05)。各组 CD4”、CDS”T细胞上 CD28D 表达率均比对照组增高。l 因此我们认为,血清 HBeAg阳性及肝功能正常的 HBV慢性感染者处于细胞l 免疫应答低下或耐受状态。Thl 与仆 细胞均参与肝细胞的免疫病理损伤,ICDS”CD28”T细胞的 CTL应答起主要作用。血清 IL10水平增高是 HBV持续感l 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 T细胞 CD28分于表达减少或 CDS+CD28细胞增多可能均 l 不是主要原@。临床上检测 HBV感染者外w& CD4“CD28”、CDS”CD28”T mm 及血清 IL刁,IFN十和 IL10水平,有助于了解其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特点及免疫 性肝损伤程度,以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后。D 第二部分:乙肝疫苗抗体无应答与 B7.CD28共刺激途径及 IL12、互L10的相 l 为了从共刺激倍号B7(CD80,CD86)-CD28以及相关细胞因于方面探讨导致乙l 肝疫苗兔疫失败的机制,我们对15例乙肝疫苗兔疫成功者(应答组)和 15例免 D 疫夫败者(无应答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给予非特异性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及特异性重组乙肝表而抗原D (rHBsAg)刺激,进行体外细胞培养。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 PBMC表面 D CD80、CD86表达和 CD4”、CDS”细胞CD28表达,酶标双抗夹心法(ELISA)检 0 测培养细胞上清儿-12和 IL-10水平,四甲基偶氮哇盐(MTT)法检测培养细胞 D ZI]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 结果显示,在 PHA刺激下,PBMC表达 CD80、CD86分子的百分数,CD4+、ICDS”细胞表达CD28分于的白分数,培养上清IL12和IL.10水平,以及PBMCl 的增殖反应等,无应答组和应答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经 MSAgl 刺激后,无应答组与应答组比较,PBMC表达 CD80和 CD86的百分数均减少,D 差异百显者怠义(分别P<0刀5,尸<0.01);培养上清1卜12和IL.10水平均降低,l 差异有显著意义(均 P<0刀5);PB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