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经络特性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jjjjjj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结缔组织是中医经络的物质基础,而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且经络存在低阻抗、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富集和Ca2+浓度效应的现象。故本文通过ROS、Ca2+对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来尝试探索经络的相关特性。具体内容包括:①胶原蛋白对ROS的响应分析:以腹白线为模型的结缔组织中ROS相关指标的分析,组成条件对胶原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分析,在这些基础上分析ROS对胶原蛋白凝胶的氧化还原电位和结构的影响;②通过交流阻抗谱法探究胶原蛋白凝胶的阻抗特性;③探究Ca2+对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胶原蛋白对ROS的响应分析发现1)以腹白线为模型的经络组织处于较高的氧化胁迫环境中,进一步确认了经络上ROS富集的现象。2)从组成条件对胶原蛋白凝胶的氧化还原电位及结构的影响可知,①胶原蛋白凝胶可降低氧化还原电位,浓度越高氧化还原电位越低,结构越规则:②升温能使胶原凝胶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力学强度变弱,在37℃时,结构最规则;③升高pH使其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当pH接近7.0时,氧化还原电位恒定,结构完整;④缓冲液浓度为75 mM时,胶原凝胶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小,结构最规则。3)ROS对胶原蛋白凝胶的氧化还原电位和结构的影响发现,在低浓度的H2O2和·O2-条件下,凝胶结构均匀规则,氧化还原电位低,且浓度效应强;但在高浓度的H2O2和.O2-条件下,凝胶结构破坏,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浓度效应较低。2.从胶原蛋白阻抗特性分析可知,胶原蛋白的浓度、温度、pH值、缓冲液浓度以及ROS浓度与阻抗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浓度为11.0 mg/mL、温度为45℃、pH为电中性、缓冲液浓度为75 mM以及一定浓度的ROS(如80μM的H2O2、XO为80~100倍稀释时产生的·02-)时胶原蛋白分别处于低阻抗状态。3.从Ca2+对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可知,①随Ca2+浓度增加胶原蛋白凝胶形成速率减慢、凝胶网状结构趋于松散;②当Ca2+处于生理浓度(0.875~1.25 mM)范围时,对胶原蛋白凝胶形成的影响不显著、凝胶结构较完整、氧化还原电位较低,但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对Ca2+浓度变化的效应较大;③当Ca2+高于生理浓度时,胶原蛋白凝胶网状交联度明显下降,并可破坏离体牛肌腱胶原纤维束的结构,但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对其浓度变化的效应较弱。这些数据说明Ca2+通过影响胶原蛋白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可能改变结缔组织的组织力学性质,进而影响经络作用。以上结果通过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变化,较好地解释了经络低阻抗特性和ROS、Ca2+的浓度效应,可望从胶原蛋白的角度为经络的机制与干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是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高校解决实训实习需求的方式之一,同时也符合我国目前机床行业的需求。阐述了机床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对
目的探讨微信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外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87例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完成此研究,其中,能接受微信平台干预的为试验组(45例),其余为对照组(42例)
Lhx3是LIM-HD家族转录因子,同时也是人类疾病相关基因。Lhx3在人类的垂体和神经系统中均有表达,临床研究发现Lhx3与先天性联合垂体激素缺乏症,颈椎僵硬,智力缺陷,先天性神经
我国对摩托车排放污染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加强喷油时刻与发动机排放关系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对喷油时刻与发动机排放关系以及发动机怠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表
作者曾经以氢化大豆磷脂为原料制得的一种亲水性凝胶基质,实验证明这种基质由于磷脂的表面活性剂作用能增加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透皮促进作用,作者通过
智能可穿戴是一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新兴技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柔性传感器受到各国研究院所、技术研发企业等的广泛关注。从智能可穿戴技术出发,以传感器物理感知性能为分类依据,综述了近5年柔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归纳了目前智能可穿戴技术中柔性传感器在生理参数监测、动作监测以及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以期推动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