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干扰素-γ(IFN-γ)基因启动子区-17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其各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频率分布是否存在差异,同时探讨其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联性,为临床医师预测干扰素治疗效果及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187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群的外周静脉抗凝血,分离白细胞并提取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IFN-γ基因启动子-179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接受IFN-α/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179(G/T)位点基因型与其获得持久病毒学应答(SVR)之间的关联性,探讨患者IFN-γ基因启动子区-179(G/T)位点的基因型与干扰素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应答之间的关系。结果IFN-γ基因启动子区-179(G/T)位点存在三种基因型,分别为TT、GG、GT基因型,各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完成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及随访计划的10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仅检测到-179位点GG、GT两种基因型,未检测到TT基因型。经统计学分析,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在IFN-γ基因启动子区-179位点为GT基因型患者与GG基因型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 0.744)。结论IFN-γ基因启动子区-179(G/T)位点的基因型与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IFN-γ基因启动子区-179位点的基因型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IFN抗病毒治疗反应之间无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