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频滤波及预测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LU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视频是多媒体领域的研究热点。近些年,人们将反映物体与相机距离的深度图引入传统三维视频中,形成了基于深度的三维视频系统。利用虚拟视合成技术,此系统可以生成任意视点位置的虚拟视图像。虚拟视合成利用深度信息求得视点间的视差,进而将像素点映射到虚拟视图像平面。在此过程中,深度噪声会引起视差计算错误,导致合成视的几何失真,深度图滤波方法是三维视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此外,三维视频所包含的巨大数据量是制约其普及的关键因素,人们已提出多种基于视差的视点间预测编码方法来提高编码效率,但这些方法仍有待优化。本文围绕上述内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深度图空域滤波方法:指出像素点的相关性由它们在真实空间中对应点的相关性决定,从三维空间位置临近性、纹理相似性和运动一致性三个方面对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建模,提出了三维空间距离-纹理-运动三边滤波方法。将纹理图从YUV彩色空间转换到RGB彩色空间以充分利用视频中的色度信息,并根据纹理相似性确定参与滤波的像素点,进而提出深度图边界修复滤波方法。2、深度图空-时域滤波方法:在空域滤波的基础上,从三维空间位置临近性、纹理相似性和时间临近性三个方面对空-时域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建模,提出了三维空间距离-纹理-时间深度图空-时域滤波方法。针对滤波过程中纹理图和深度图可靠性难以判断这一问题,通过联合利用纹理和深度信息,引入了像素向量的定义,并利用像素向量的相似性对像素的相关性进行建模,进而对最终参与滤波过程的空-时域参考像素点进行筛选,并利用中值滤波方法得到滤波结果,实现了的基于像素向量的深度图空域-时域滤波方法。3、基于深度的分块预测方法(视点间预测)优化:发现了此预测方法将无用的模式标志位(不可能使用此模式的情况)写入码流的漏洞,并利用此模式分块为非正方形这一特点,对其码流写入方法进行修正。上述空域和空-时域滤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滤波效果,提高了虚拟视合成结果的质量。此外,所提出的码流写入优化方法也有效提高了编码效率。
其他文献
智能交通系统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各大城市车辆增多,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为了保障交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交通监控智能化的要求,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了国内外
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ROADM)由于其灵活的重构能力,已成为构建大型全光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目前,大部分商用的ROADM已经支持无色和无向性,但是无阻塞性由于其高成本仍无法
我国手机用户逐年增加,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也在稳步提高。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中,即时通信类产品的应用率最高,交友社区类产品发展迅速。随着我国3G(Third Generation)
在协作通信中,具有单天线的移动终端通过相互协作,能够带来空间分集增益,从而有效提高端到端的频谱效率。为了对抗时变信道和多跳传输带来的挑战,本文研究了协作通信中的链路
数字多媒体易于修改的特性,使其变得很不安全。传统的加密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水印技术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视频服务的广泛应用,对视频内容的版权保护问题
移动通信迅猛发展,各种无线接入网络层出不穷,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接入方式、覆盖范围、带宽、频率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虽然现有的无线网络形式繁多,但是没有一种单一的无线
天波超视距雷达以其预警距离远、监测范围广、效费比高、抗低空突袭能力突出、反隐身能力强等优点,得到了世界各大强国的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国防军事领域和海况监测、缉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移动Internet接入的无线网络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前对WLAN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某一层的协议的改进,分析和以仿真为基础的性能研究,主要将精力放
光纤无线通信(Radio-over-Fiber)系统可以将光纤的大容量传输与无线通信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未来宽带无线接入的理想方式之一,已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光毫米波产生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充分开发空间资源,利用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多载波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