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s)及其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探讨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发病14天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5例,同期住院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24例为对照组,按照发病时间、梗死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s占CD4+细胞的百分比(CD4+CD25+CD127-Tregs%),收集各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s表达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hs-CRP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结果①12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65例(52%),中梗死组有36例(28.8%),大梗死组有24例(19.2%),对照组为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为16例(12.8%)、第2天为21例(16,8%)、第3天为22例(17.6%)、第4天为13例(10.4%)、第5天为12例(9.6%)、第6天为9例(7.2%)、第7天为12例(9.6%)和第8-14天为20例(16%)。②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及大梗死组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体积与NIHSS 评分呈正相关性(R=0.871,P<0.01)。③CD4+CD25+CD127-Treg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表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CD127-Tregs%在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至第14天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及大梗死组各组之间的CD4+CD25+CD127-Tregs%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两两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中梗死组、大梗死组的CD4+CD25+CD127-Tregs%p=0.03、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小梗死组的CD4+CD25+CD127-Tregs%相比,大梗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是对照组与小梗死组、小梗死组与中梗死组的CD4+CD25+CD127-Tregs%相互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还发现CD4+CD25+CD127-Tregs%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644,P<0.01)。⑤将 NIHSS评分按照分为低分位组(<4)、中分位组(4-8)和高分位组(>8),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之间CD4+CD25+CD127-Treg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相互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中分位组、高分位组的CD4+CD25+CD127-Tregs%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44;与低分位组的CD4+CD25+CD127-Tregs%比较,高分位组有统计学意义p=0.02,但是对照组与低分位组,高分位组与中分位组的CD4+CD25+CD127-Treg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CD4+CD25+CD127-Tregs%与 NIHSS 评分的相关性发现(r=0.580,p<0.01),表明Tregs与NIHSS评分呈现正相关性。⑥对照组、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及大梗死组各组间hs-CR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梗死体积与呈正相关性(r=0.588,p<0.01)。结论①Tregs表达水平随着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的增加而显著性增加,Tregs可以预测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程度。②血清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体积显著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