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使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伴随中国经济一起在艰难中起步,在发展中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特别是股价操纵问题尤为严重,自我国股票市场诞生伊始便始终困扰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鉴于资本市场筹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能否正常实现,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本文对资本市场股价操纵判别体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股价操纵的历史,并结合我国证券监管实践深入剖析了股价操纵的方式方法与产生股价操纵现象的深层次原因。随后,在第三章引入Logistic判别模型,应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从中国股市发生价格操纵的上市公司中选取了24个样本,同时从未发生价格操纵的上市公司中也选取24个样本,构成了我们的样本组合,并且通过超常收益率、换手率、股价波动指数等变量的引入来直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股价操纵现象。在后面的章节中又对第三章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补充,把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统计样本,通过图形分析得出了超常收益率与流通股股数、超常收益率与股东人数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即当流通股股数较少,且超常收益率出现大幅上升后又出现深幅下挫时,判定存在股价操纵行为;当股东人数变化率小于零,且超常收益率随着股东人数变化率的继续减少而大幅上升时,判定存在价格操纵行为。并以此为依据对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股价操纵现象进行判别,进一步提高了股价操纵判别模型判断的准确性。最后,为了消除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操纵行为,笔者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向证券监管部门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如通过加强信息披露,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措施,来有效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