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研究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问题。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它的发展特点以及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然后阐明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民办基础教育的地位在不断的上升,《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学校的同等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要促进民办学校的公平待遇,面临的障碍和现实困难仍然很多,现状仍很不乐观。新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从而制约了民办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民办学校的地位受歧视,不仅仅受外部的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还受民办学校自身内部不规范的管理所限制。民办学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被挤压的现实表明民办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当前,我国进入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还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政府为大力发展民办基础教育还勾画了宏伟的蓝图,但是机遇与挑战共存。最后,在科学的设计和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阐述了促进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建议。从政府层面上,着重指出政府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强化教育公平理念,保证教育权主体之间的平等;制定科学健全的政策法规,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平等地位;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政府监督功能;加强民办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从民办学校自身的角度来看,指出民办学校必须保证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办学方向创新观念;加强制度化建设并依法治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积极培养和稳定师资队伍;建立保障系统,降低办学风险。只有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竞争机制,才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让教育公平成为现实,让民办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充分体现应有的活力,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