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青少年越轨行为:内部声音及外部因素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eave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青少年越轨行为逐渐增多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向。在青少年阶段出现的越轨行为,对青少年自身的处境、他人对青少年的评判以及青少年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探究青少年对自身越轨行为的解读以及青少年越轨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了解青少年越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的"越轨行为",主要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无法适应正常的学校和家庭生活而出现的对自身成长、家庭和社会造成阻碍的偏离常态的行为,具体包括逃学、打架、离家出走、偷窃等。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以上海市某所工读学校的在读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倾听"青少年对自身越轨行为的理解,尝试以青少年的视角解读越轨行为背后的意义,反映青少年内部的声音;同时,聚焦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因素,力图呈现青少年越轨行为的过程性演变,探究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改善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实践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问题。通过分析青少年越轨行为的趋势以及当前研究集中的主要方向,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问题。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越轨行为的定义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包括社会失范、社会控制、社会学习、自我控制和一般压力等理论及其相关研究;重在分析以往研究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理解、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介入策略等。第三章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采用标签理论和一般压力理论视角对青少年的越轨行为进行理解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收集收据。在上海某一工读学校和上海某一普通中学选取存在越轨行为的13名青少年作为深入访问对象,对这些青少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并对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访谈。同时,在上海另2所工读学校选取207名学生施以问卷调查,并与同期调查的普通学校学生进行比较;最后对访谈及数据资料加以整合和分析。第四章介绍研究发现。其一,存在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对于自身越轨行为的解读与外界不一致,这些青少年更多地将越轨视为一种抗争方式或者压力释放的途径,他们对未来的理解依据越轨程度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二,家庭因素(对家庭的总体感受、吵架的程度、父亲的学历、家庭收入、主观家庭经济地位)、朋辈因素(朋友数目、对朋辈越轨行为的态度)、学校因素(学习困难、在之前学校的能否参与班级活动、同学或老师的忽视)、自身因素为影响越轨行为的因素。其三,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同辈影响、学校经历等单一因素大多不直接导致越轨行为的产生,而这些因素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青少年出现越轨行为。其四,内外因素存在交互作用。提升青少年自我控制(self-control)、心理弹性(resilience,亦可译为"韧性"、"抗逆力"、"复原力"等),增强家庭、学校等社会支持效力以及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等,是减轻或阻断越轨行为后续不利影响的关键策略。第五章结论与反思。对目前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讨论,探讨青少年越轨行为背后的真正意义、相关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以及能够对青少年越轨行为产生有利影响的方式和途径。
其他文献
大型化工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工程覆盖单元多、涉及专业和管理范围广泛、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为了提高项目建设速度,确保施工质量,按期实现达产增效,许多
汉、英语言民族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使用各自语言的方式手段上,包括语音使用手段、词汇使用手段、语法使用手段等。从词汇层面的措辞风格和语法层面的句式风格入手,辅以例证,探
<正>判断翻转课堂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最根本的标准是要看这种教学结构是否更加有利于教育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特有的技术技能目标。职业教育的
为了有效协调运输网络中成本和风险问题,在一般危险品双层规划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窗,考虑时间成本。兼顾政府监管部门和运输企业的利益,建立了带时间窗的危险品运输网络
我国现行的信贷集中衡量指标体系并不完善,本文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投资风险管理方法对信贷集中衡量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在宏观层次上按贷款投放的产业类别、行业和地
<正>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其立足社会之本。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课堂教学生命观",认为课
期刊
我们关注超大型建筑的理由有三个:中国大一统式的集权管理,需要用更雄伟的建筑展现其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国作为世界发展最迅猛的经济体.需要用更惊人的建筑展现其无所不能的实力.中
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同样遵循经济学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依此认识框架可以判断,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倒退,也不是处于停滞状态,而是在发展阶段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面临着"